節能、降耗、減排、治污,在工業領域掀起一場“綠色革命”,隨著12月份聯合國有關氣候變化的哥本哈根會議的日益臨近,節能減排的低碳經濟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低碳經濟板塊乘勢上揚。專家指出,中國需在工業化進程中抓住低碳經濟機遇,搶占先機,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正當時。
低碳經濟板塊乘勢上揚
近日,低碳經濟板塊漲勢強勁,智能電網、新能源等板塊的漲幅都在3%以上,成為A股上漲的領頭羊。
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暖已成為全人類發展共同面臨的課題,也是中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實體經濟危機、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方向所必須應對和解決的問題。將于今年12月份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的重點就是討論怎樣啟動全球走向低碳經濟工業化。
工信部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說,低碳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重點是“節能、降耗、減排、治污”。重視的理由是兩句話: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未來要求必須如此;世界的發展,世界的未來也要求必須如此。
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及核能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構建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等,將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內容。
業內人士認為,從我國能源格局、技術和政策扶持來看,發展低碳經濟,修正新能源和節能減排的發展思路將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低碳經濟,包括太陽能、風電、電池、核能等新能源領域可能是持續兩三年的投資主題。
搶占低碳經濟制高點
工業發展始終面臨著許多條件限制,比如資源、區域性環境的約束等。當前,工業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即全球碳排放、積累過多,導致全球變暖。而此時正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階段。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日在人民大會堂向首都科技界發表的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指出,中國要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科學選擇新興戰略性產業非常重要,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將會貽誤時機。
迎接低碳經濟的挑戰,更要抓住低碳經濟的機遇,走上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說:“當全世界都關注低碳,低碳就有了價值,有了市場,各國也都需為此承擔責任。不少國家政府把低碳作為新的增長點,我國工業也應抓住低碳經濟的發展機遇,處理好發展權利和減排責任之間的關系!
發展低碳經濟必須發展節能新技術。目前,專業技術上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突破,即使技術上突破了,成本上也沒有突破,差距仍然很大。比如,光伏發電仍然是傳統發電成本的8-10倍,太陽能仍然是傳統發電成本的2倍以上。核電的選址要求嚴格,水力發電也受到自然條件以及生態保護的限制。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