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電力市場?
來源:電力大數據 時間:2019/11/7 20:02:37 用手機瀏覽

一場如何看待當前我國電力市場的討論,正在吸引著行業內外的目光。有支持者,亦有批評者。支持者認為,我國電力市場實現完美破局。批評者認為,我國的電力市場即不像美國、也不像英國、更不像澳大利亞,是“四不像”。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今天的電力市場?如何看待當前的電力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行業莫衷一是。

隨著開水緩緩倒入杯子,屋內彌漫起淡淡的茶香,如同今天的電力市場,厚重且韻味深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體制改革資深專家薛靜一邊整理身邊的書籍,一邊向記者介紹我國電力市場相關情況。

作為改革開放后我國電力行業第一屆接受高等電力教育的專業人才,薛靜是電力市場建設的堅決擁護者,更是助推者。她見證我國電力市場40年的變遷,對每一次變革都如數家珍。

對于電力市場的本次討論,她試圖給出自己的答案。

“市場”是手段 不是結果

記者:中國電力市場建設是從計劃向市場的轉型,您如何看待這種轉型?

薛靜:一個國家經濟模式與其自身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緊密相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計劃經濟模式承擔了它的歷史使命,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電力工業迅猛發展,支撐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今天,我國電力工業取得的成果與這種模式息息相關。

歐美市場經濟模式也與其自身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傳統緊密相連,基因與我國迥異。市場在我國電力行業落地,需要進行中國化改造,與我們的國情、現實相適應。有人說,我國電力市場建設,既不像美國、也不像英國,更不像澳大利亞,我國電力市場是“四不像”。這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電力市場的計劃經濟模式和市場經濟模式。不是說“計劃”必須否定,“市場”一定正確!坝媱潯薄ⅰ笆袌觥倍际俏覀兘鉀Q問題的方式,它是手段,不是結果。我國面對全世界最為復雜的電力市場,挑戰是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遇到過的,我們的電力市場建設一定具有“中國特色”。

記者:截至目前,新一輪電改啟動四年。在您看來,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薛靜:本輪電改最大的突破是電價機制。通過大用戶直接交易、新能源競價交易等機制,電力市場開始接受了節點電價、峰谷電價,電價被還原了時間和空間屬性。它對市場主體的倒逼作用已經發揮。如今,通過節點電價機制,發電企業開始分析電廠建設的地址。通過輸配電價改革,電網的投資、管理更加精細化,電網企業逐步探索解決區域價格倒掛、電壓等級倒掛、不同用戶電價倒掛等問題。

日前,我國煤電聯動機制退出,煤電上網標桿電價取消,電力市場電價機制的最后一道藩籬被拆除,電力的商品屬性進一步得到強化。大用戶直接交易是發電企業與用戶直接交易,已經實現煤炭市場對電力市場的傳導,但是依然有部分機組享受標桿電價,未完全進入市場。煤電上網標桿電價取消,我國煤電徹底實現了市場化。

煤電上網標桿電價取消,省間的交易通道理論上可以被打通,省內、省外的電量可以實現在同一平臺上競價,跨區、跨省電量可以本著互補調節目的自由交易,實現資源優化市場化配置,電網通道是否堵塞成為跨區跨省交易的制約條件。

記者:當前電力市場已經盤活,并且已經細分出很多市場,您如何看待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等市場的關系?

薛靜:電力市場的中長期交易鎖定了年度的上下游間電價,可以用市場化聯動方式鎖定煤炭的中長期交易。因此,中長期交易是穩定電力市場的壓艙石。中長期交易曲線分解為各月、各周、各天曲線,如果當天分時段供需曲線不能與中長期合同電量吻合,就只能通過現貨競價、輔助服務市場進行補充。

現貨市場建設還需要逐步摸索,現貨一定在相對成熟的地區進行,首先實現現貨就地平衡?缡 ⒖鐓^電量參與當地的現貨競價,其條件到底夠不夠,波動性、通道問題,外地電量和當地電量是怎樣的一種關系,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值得指出的是,煤電標桿電價中有容量電價部分,這對引導煤電投資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的前提下,在煤電標桿電價取消后,應該建設怎樣的容量市場合理引導火電投資,應該得到行業的重視。

市場不是萬能的 僅僅開始

記者:我國電力市場建設面臨較為復雜的外部環境,在您看來,電力市場面臨的挑戰在哪里?

薛靜:上一輪電改中,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迅猛,電力投資空間巨大,本輪電力體制改革與上一輪面臨環境不同,電力市場建設面臨復雜外部環境。我國經濟正處在規模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轉型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其次我國處于產業轉型期,在保證經濟全面發展的同時,各區域、各省要保證自身的產業特色,對用電需求存在較大差異;火電行業經營壓力普遍增大,新能源大規模崛起等諸多因素匯集在一起。

電力市場建設最主要的內部挑戰是計劃經濟思維問題。電力行業市場主體主要都是央企、地方性國有企業,計劃性思維、行政指令式的管理思維依然長期存在,它們的市場意識還需要逐步培養。

電力行業市場化進程中,諸多挑戰彼此交織,電力市場也不是萬能的,也不能一次把所有問題解決,其必然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目前,電力企業的轉變正在開始,各電力央企、地方企業紛紛做出探索,為市場化競爭做準備。廣東省能源集團某火電廠,已經實現了成本的動態分析,實現了成本的動態跟蹤,為現貨交易市場做了充足的準備。

記者:電力市場建設面臨諸多挑戰,您如何看待電力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薛靜:電力市場建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市場化”建設。沒有清晰的游戲規則,行政的手、市場的手、社會各個層面的手在電力市場中相互作用,難以形成合力,電力市場效率會受到影響。

四年來,我國電力細分市場蓬勃發展,微網、儲能、售電市場被激活,大量社會資本進入,電力市場主體活力得到釋放。但是市場對于法律配套、監管配套、信息公開、信用體系建設要求也日趨強烈。電力市場配套機制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

我國電力市場建設才剛剛幵始,社會需要給它成長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