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取暖季即將開啟,每年的煤炭儲備也會開始緊張起來。報計劃、催發煤、增庫存,收付款等一系列忙碌的景象還歷歷在目。而今年的市場情況卻出乎意料的“平靜”,甚至還有一點“冷”。除了民用無煙塊煤價格略有上漲外,其他品種乃至整個黑色系煤焦鋼均呈現弱勢下行的態勢。煤炭消費高峰即將到來,卻絲毫沒有走向旺季的跡象。很顯然,煤炭市場缺把“火”。
經濟承壓運行,抑制煤炭消費
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1%。其中,一季度下降3.3%,二季度下降1.9%,三季度下降1.8%.盡管降幅呈逐季收窄態勢,但運行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10月份,制造業PMI為49.3%,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回落。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鋼鐵行業PMI來看,10月份為41.3%,較上月下降2.9個百分點,創46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分項指數顯示,10月市場需求縮減,鋼廠生產有所下降,企業采購意愿不強,產品價格和原材料價格均下降。且從以上數據中可以明顯感到市場的壓力,需求下降導致的行業景氣度下滑,煤炭消費煤難有提升的空間。
煤炭供給平穩,進口同比增長,市場顯寬松
2019年1-9月份,全國原煤產量為273645.2萬噸,累計同比增長4.5%,其中9月份全國原煤產量為32414.1.0萬噸,同比增長4.4%,月環比增速降低0.6個百分點。但11月份在部分解除了限產后原煤產量增速將會有所回升,原煤供給穩定。1-9月份中國進口煤炭25057.30萬噸,同比增長9.5%。其中焦煤進口6095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9.9%。僅2019年9月中國焦煤進口量達797萬噸,同比增長20.8%,且從蒙古國進口數量超越了澳大利亞。導致港口焦煤庫存進一步累積,也加劇了國內煉焦煤市場的壓力,加上鋼材市場繼續回落,推動了煤焦市場再次下滑。反觀煤焦庫存無論是可用天數還是同比都有較大增長,截止10月末沿海六大電庫存動力煤庫存1669.3萬噸,日耗56.6萬噸,存煤可用天數29.5天。焦炭港口庫存創近幾年的高點,截至10月末,沿海四港口總庫存為444.8萬噸,周環比增加4.2萬噸。電廠庫存達到29.5天,這在冬季來到季節是特別少有的現象。
黑色系價格回落,市場壓力不斷加大
伴隨著供給平穩,需求回落的態勢,下調價格就成為尋找市場突破口的有效通道。自8月份開始,煤焦品種就迎來了價格不斷回落的弱勢行情。從噴吹(燒結)煤——焦炭——動力煤——煉焦煤,一步一步擴展到整個市場。
電力終端耗煤企業采購積極性整體不高,庫存居于相對高位,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供需寬松,貿易商銷售承壓。截止10月31日,環渤海動力煤Q5500K價格為564元/噸,較10月15日下跌16元/噸,當月下跌25元;Q5000K價格511元/噸,較10月15日下跌17元/噸。
截止10月25日,CCTD唐山煉焦煤主焦煤、肥煤價格均為1475元/噸,較10月11日持平。整個10月份,下游鋼焦企業降庫存明顯,煤企銷售壓力大幅增加,山西、山東煉焦煤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且為開拓市場個別品種已出現“極端”價格。目前煉焦煤市場承壓運行的態勢尚無減弱的跡象。在焦炭價格持續下行的打壓之下,鋼焦企業持續降庫存、降成本,將壓力向上游轉移,煉焦煤市場壓力劇增。焦煤住產區呂梁地區低硫主焦月降120元/噸,已跌回2017年初水平,占到國內煉焦產量65%以上的”8+1”九家煉焦煤企業,同時呈現銷售壓力大、庫存高,部分企業鑒于銷售壓力,對煉焦煤價格出臺了多種優惠措施,甚至從來沒有出現的競拍價低于長協價格的極端行情也在不同地區上演。這給未來的從長協煉焦煤走向帶來不利影響。
市場展望
2019年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宏觀經濟的改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加上環保限產及供應寬松的背景下,徹底改變煤炭市場的弱勢行情并不現實,但煤炭品種可能有差異性表現:
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下降,煤炭消耗將小步走高,浩吉(蒙華)線開通,“三西”地區煤炭將新增南下的通道,將進一步緩解煤炭緊張狀況。但動力煤北方港口與電廠庫存仍較高,抑制電煤價格的上漲,動力煤小幅企穩運行的概率增加。在煉焦煤在需求減弱的情況下,供給相對寬松、鋼焦行業剛性需求下滑,煉焦煤市場下行壓力將繼續存在,關鍵是后期進口煉焦的口子可能會有所收緊。后期12月份煤炭生產因年底安全因素減少,焦煤供給若能夠有效控制,焦煤價格大幅下跌的空間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