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提升供給能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19/11/4 7:17:40 用手機瀏覽

萬眾矚目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掛牌臨近,這一央企的誕生,不僅增加了市場主體,也有助于真正實現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

近年來,中國天然氣發展迅速,2018年消費總量達到2803億立方米,進口量也越來越大。綜合國內外多家咨詢機構研究結論,預計202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達到3300億方,2025年增至4500億方,2030年增至5500億方。

但油氣領域基礎設施的能力卻遠未與此匹配。一直以來,我國油氣管網的建設、運營主要集中于少數大型央企。截至2018年底,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共有油氣主干管道9.6萬公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別占63%、31%、6%。同時,全國省級干線管網2.5萬公里,三大石油公司與其他主體各占50%。

這種高度集中的狀態,不利于管網建設、資源調配、市場保供以及對第三方的開放。雖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在產運銷一體的機制下,其他市場主體進入天然氣市場仍面臨眾多“玻璃門”,管網投資也受到制約,導致建設存在短板,我國天然氣管道密度僅為美國的1/6、法國的1/10、德國的1/15。與此同時,管網缺乏統一整體規劃和調控機制,三大石油公司管網之間、沿海LNG接收站與主干管道之間互聯互通程度較低,區域氣源“孤島”或LNG孤站多處存在,具備互聯互通功能的樞紐站和雙向輸氣功能的管道較少,管網壓力不匹配,富余氣源和LNG接收站不能有效利用。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將有效促進上述問題的解決。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三大油氣公司全資和控股的干線管網、省級管網以及部分儲氣庫和接收站等資產都將被剝離出來,實現運銷分離、管網獨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不買賣氣,唯一收入來源是管輸費用,運得越多、管輸費就越多,從而真正實現公平開放、提高效率。同時,管網統一規劃管理后,將促進互聯互通,減少灌輸層級過多和加價過高現象,進一步提高供給能力。此外,合理收益下,更多社會資本也將更有意向參與建設管網等天然氣基礎設施。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種影響還將波及整個產業鏈。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將促使更多的主體進入上游勘探開發和進口LNG環節,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市場化改革。而在下游市場,供氣商的銷售范圍擴大,市場競爭更加充分,由此可降低天然氣價格。更重要的是,我國天然氣市場制度、市場結構以及市場機制也將發生變化。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國油氣產業將進入一個全開放、強監管以及大改革的階段。政府部門應將管網改革與勘探等其它環節的油氣體制改革協調推進,落實配套措施,盡快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制度。而市場主體則應穩步調整自身的策略與經營方法,適應未來天然氣發展的新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天然氣產供儲銷建設謀劃重大布局
廣東省降低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
中俄東線濟寧支線天然氣管道年內開工
內蒙古抓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
深化天然氣改革 加快構建產供儲銷體系步伐
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重慶方案”出爐
黑龍江天然氣管網公司掛牌成立
南寧市推進天然氣下鄉試點工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