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風電裝備制造業未來應做好哪些工作?答案是……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19/10/31 22:44:44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在京舉辦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簡稱“北京風能展”)上,風電企業、專家學者、技術精英共同探討技術、分享經驗、謀劃發展,在思想碰撞中構建起動態的全球風電經緯網,描繪出生動的風電行業發展宏偉藍圖。


“當前,我國風電不僅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自主研發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與競爭力大幅提升。在大容量機組研發,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10月21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在北京風能展開幕式上如是說,新技術應用不斷涌現,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新型傳感技術和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智能技術使得風電整體管理變得更加高效。

從行業來看,鼓勵發展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產業鏈條,優先發展附加值高、帶動性強、在未來能夠形成龐大產業規模和應用市場的細分產業。未來,創新驅動作用必將更加顯著,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仍需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進一步提高風電產業的智能化水平,推動風電產業向高端、高效、高輻射方向發展。

技術創新,將風電引入“平價時代”

我國風電整機制造技術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我國陸上主流機型從1.5兆瓦、2兆瓦發展到3兆瓦、4兆瓦;適用于海上的5兆瓦和6兆瓦機型已批量生產,8兆瓦、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也已經有了實驗樣機,更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多年來,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不斷創新,產品國產化程度不斷提高。其中,葉片、齒輪箱非國產產品市場份額逐步降低。隨著風機功率的不斷遞增,風輪直徑更大,長葉片、高塔架應用成為趨勢。葉片所用的樹脂、結構膠、芯材等原材料實現本地化生產,玻纖完全國產化。主要設備如發電機、偏航/變槳軸承、變流器、變槳系統之前多來自于國內的外資企業,目前也已實現大規模國產化:發電機、變流器,由小部分國產轉為全部國產;變槳系統、偏航/變槳軸承從國產試點轉為大部分國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開幕式上介紹說,伴隨著多年的規;_發,在大量技術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風電成本穩步下降,所需補貼強度大幅降低。

目前,在一些資源和開發條件較好的地區,陸上風電已經可以不需要補貼。到2021年,我國陸上風電將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其市場競爭力將顯著提升。與此同時,正處于發展初期的海上風電所需的新增補貼規模也保持在較低水平,并且隨著競爭配置政策的全面實施,補貼需求會逐步縮小,有望在2025年左右實現平價上網。

在整機出口方面,我國風電機組出口的國家數量從2007年的1個,增加到2018年的34個國家和地區,遍布全球的6大洲。中國風電整機企業對拉動全球風電市場作出了突出貢獻。據統計,2018年,在全球新增裝機排名前十五的整機制造企業中,有8家來自中國。此外,不少開發企業紛紛選擇走出國門,對外投資逐年提升。一條覆蓋技術研發、開發建設、設備供應、檢測認證、配套服務的國際業務鏈基本形成。

智能化技術,拓寬風電新業態、新模式

“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是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崩顒撥娬f,風電產業的技術創新,一方面是在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上取得更高突破,另一方面是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拓寬風電的新業態、新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在堅持技術攻關的同時推動各環節的智能化與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發電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度電成本,共同提高產品質量與產品競爭力。”在信息化、數字化、互聯網的時代大背景下,風電裝備制造環節已經開始大量使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并尋求智能化解決方案,這將大幅提高風電機組的可靠性和可利用率,增加電量產出、降低成本。近年來,風電設備企業相繼在設備智能設計、智能運營、大數據管理、智慧能源管理、風電場場群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并獲得一批成果。已推出的智慧風電場管理平臺,通過對風電機組、測風塔及升壓站等設備的遠程監控,達到風電運營商對風電場進行監控的目的,大大節省了風電運維費用。

秦海巖建議,為了促進風電裝備制造水平的不斷提升,整個行業未來還應該堅持不懈地做好幾項工作:

首先,繼續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設立關鍵技術研究課題,注重理論與技術應用的有效銜接,通過我國風電研發水平的提升,促進裝備制造技術的進步。

其次,建立優質的風電市場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完善的風電產業信息監測和評價體系。再次,促進裝備制造的智能化轉型,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和互聯互通,提高設備的故障處理效率,進一步降低風電的成本,推動平價上網的盡早到來。

最后,應該進一步完善風電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標準修訂工作,增強檢測認證能力,夯實行業質量基礎,促進優勝劣汰,實現產業的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或提高風電并網門檻 對大型風電企業利好
風電設備暴利時代行將謝幕 多公司業績滑坡
中國風電整機設備首次大規?缛牒M馐袌
設備規;a有力推進風電成本下降
國內風電設備制造業整體不足而局部過熱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