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數據 >> 正文
我國地熱資源利用年創經濟效益70.92億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9-8 11:36:07 用手機瀏覽

    我國地熱資源開發歷史悠久,目前地熱資源利用主要用于供暖、發電、醫療保健、溫泉洗浴、水產養殖、溫室種植等方面。全國現有溫泉2700余處,已開發利用約700處。全國現有地熱田1048處,已開發利用259處。地熱開采井1800余眼,每年地熱(水)開采量約3.68億立方米。其中,洗浴和療養占47.6%,供暖占30.8%,其他占21.7%。

    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據統計,我國現有地熱開發從業人員71000多人,年創經濟效益70.92億元。據估算,2008年我國地熱資源的利用,使全國二氧化碳減排2500多萬噸。

    特別是地熱資源中的淺層地熱能(200米以淺的地熱資源)利用,不僅可以供熱、取暖,還可制冷,對于減輕我國能源供應壓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等具有意義。截至2009年6月,全國應用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的建筑項目有2236個,建筑面積近8000萬平方米。項目比較集中的地區有北京、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天津。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為我國一些地區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效益。

    為了開發地熱資源,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相繼開展了全國溫泉、重點地區的地熱勘查評價,初步掌握了全國2000米以淺的地熱資源基本狀況和分布規律:我國高溫(溫度≥150℃)地熱資源主要分布于藏南—川西—滇西和臺灣地區。其中,西藏的地熱顯示664處,羊八井鉆孔揭露的最高溫度超過250℃。云南滇西地區出露的溫泉有296處,高溫熱泉98處。臺灣島也是我國的高溫熱儲區。中低溫(溫度<150℃)地熱資源主要分布于華北平原、汾渭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松遼平原、蘇北盆地、江漢盆地、四川盆地、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準噶爾盆地等沉積盆地,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和膠東、遼東半島。截至2008年底,全國經正式勘查并經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審批的地熱(水)田為103處,經初步評價的地熱(水)田214個,合計提交地熱可采資源量每年約8.3億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預計2011年新能源汽車將占中國汽車總銷量5%
2009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將成長56%
水泥工業余熱發電的技術與經濟可行性深度分析
一年節約蒸汽6700噸 經濟效益80多萬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