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能源匱乏現象的日益嚴重,人們對于節能降耗的理解也更加透徹。尤其對于處在當前經濟危機環境下的制造企業來說,市場的不景氣、持續上漲的成本和不斷壓縮的利潤迫使其必須要減少能源的使用,節能降耗對于企業來說勢在必行。 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能源消費總量占到了全球的15%左右。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依然在呈持續上漲趨勢,且增速迅猛。有關預測,到2030年我國對電能的需求將比現在增長兩倍,能源消耗總量也將超過美國,達到世界第一位,能源形勢不容樂觀。
而與此同時,我國的能源使用又存在著利用率較低的事實。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中國的單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印度的2.8倍。這也說明了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們在節能方面存在著巨大的空間。 國家對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早已提出了明確目標:在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就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同時政府也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和有效運用行政力量,確保其實現,但目前實際的節能效果仍落后于計劃進度。 節能的重點是工業。我國工業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70%以上,工業排放的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別占全國的37%和87%。因此,工業節能減排的成效,直接關系到“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能否實現?梢哉f節能增效是全社會和全民的共同職責。 顯然,從數據中就可以看出,工業上的節能潛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絕大部分企業都存在著設備性能低下、生產工藝落后、能耗指標較高,以及總體用能效率低的現象,節能空間十分顯著。 我國的制造企業也普遍擁有實現節能降耗的愿望。在中國經濟與世界逐步接軌后,企業的利潤在減。欢瑫r由于能源價格、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企業的成本也在增加,制造企業普遍面臨著發展的壓力,對節能降耗的渴求特別大。 在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更換節能設備已經成為企業向前發展、提高競爭力,甚至說是其生存的必要條件。 從技術上來說,工業節能點有許多:從發電過程到輸配電過程,從用電消費到能源管理,從生產制造到運輸裝配,都有很大的節能空間。對于一家制造型的企業來說,節能最大的空間來自于配電管理和生產制造的節能。 通常制造企業選擇的主要節能產品包括:高效電機、高效變頻器,以及高效能源管理系統。而實際上,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理念,優化生產工藝也不失為節能降耗的一個好方法。 對于一個制造企業來說,企業采用高效的電動機可以比使用一臺普通的電動機節能30%~40%;而變頻器則主要應用于風機和水泵上,節能效果也可達50%以上;采用先進的能源管理系統則可幫助企業監控能源的使用情況,對重要的耗能點實施改進措施。 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很容易忽視的是通過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理念對生產工藝優化這種方法。其實,采用一種先進的自動化手段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造,可以讓客戶省去許多麻煩的工藝過程,同時還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客觀上來說也是一種節能的好辦法。 對于國內制造企業來說,節能推進的最大問題不在于技術上,而是在理念上。許多制造企業在購買設備時主要考慮的是購買成本,而往往會忽視實際運行成本。而實際上,許多設備的運行成本都要大于購買成本,如一臺電機的實際使用其能耗成本占其生命周期總成本的97%~99%,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電機的購買成本僅占生命周期總成本的1%~3%。 毫無疑問,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采用高效電機要節能許多。 節能為眾多節能公司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于掌握強大創新能力的節能企業來說,這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