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林伯強: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不變
來源:中國電力網 時間:2009-9-2 10:34:38 用手機瀏覽

  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曾長期任職于亞洲開發銀行東中亞部能源處。對于中國能源結構與碳減排的關系,林伯強認為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不會改變,發達國家不可能要求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不要燒那么多的煤炭,但可以幫助他們以更有效、更清潔的方式來燒煤和提高能源效率,這是解決排放的增量問題的關鍵。

  就中國碳減排與能源結構的關系問題,林伯強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目前,中國乃至全球都面臨著很大的碳減排壓力,具體來講,碳減排全球的形勢如何?

  林伯強:目前,全球經濟發展中,環境的風險和成本的確太大了。所有國家必須現在就聯合起來,共同面對減排二氧化碳問題。減排是國際共識,但是,目前國際上所有減排的承諾卻基本上都是長期的,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詳細地計算了在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量和人均排放量。結合世界各國目前的承諾和對2050年二氧化碳減排設定的目標,我們假定全球2020年應當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排20%,意味著應當減排53.2億噸。如果都達到目標,發達國家也只能減排35.8億噸。而發展中國家的排放增量遠多于35.8億噸。根據IEA的預測,2020年印度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增加10.6億噸。而即使是在減排政策的推動下,中國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至少還要比2005年水平增加43.1億噸。所以,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記者:這么說,今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量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那么,如何認識增量問題?

  林伯強:首先,發展中國家處于工業化能源高需求階段,這一階段發達國家也曾經歷過。歷史的數據還說明當時的發達國家能耗很高,能效也很低。目前中國GDP占世界總量的6%左右,而鋼材消費量大約占世界鋼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約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說明中國城市化進程在加快。經濟增長推動城市化進程,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鋼鐵,這些都只能在國內生產,對高耗能產業的需求是剛性的,這就是中國重工化的必然;次要原因是目前的國際貿易分工使中國的產業結構很難改變,粗放、高耗能生產是產品出口的主要形式。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利用加速 產業化仍需時日
研究機構稱煤制氣不是低碳能源 應適度發展
李偉:推動能源發展轉型 構建綠色高效能源系統
聯合國環境署報告: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全球居首
曾亞川:我國能源發展面臨六個方面突出矛盾
林伯強:垃圾發電產業兩大問題 亟待解決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能源挑戰和機遇
煤層氣市場價值有待充分認識 或成能源新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