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能過剩和投資過猛的問題是在近年來風電迅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另一個始終未能解決的硬傷仍然掣肘整個風電產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風電產業的龍頭企業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的技術均是從德國、丹麥等國家引入,目前兩家企業已生產出1.5兆瓦、2兆瓦甚至3兆瓦的風機,其技術處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階段。
“我國在風機設計和制造的基礎領域比較薄弱,即便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也很難掌握核心技術。一些企業片面追求高速成長、高速發展,而忽視了自主創新和基礎性研究!辟惖项檰柲茉串a業研究中心總經理路琨表示。
尋找“金鑰匙”
“金風科技一直沒有放慢自主研發的腳步!苯痫L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武鋼表示,他們研制的1.5兆瓦直驅風機就是堅持自主創新取得的成果。
“如果說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是我國風電產業的長遠目標,那么解決風機運行中的產品質量問題就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表示,隨著大批兆瓦級新型風電機組匆忙投入規模化生產,風機產品質量問題愈發突出。
“應建立健全風電設備的技術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推動風電技術進步,保證風電產品質量,促進成本降低,建設大型風能實驗設施,支持新產品的實驗和檢測認證!边@是業界專家尋求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途徑時一致提出的建議。
“建立技術標準和開展產品檢測認證是保障風電設備質量的有效手段!眹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
賀德馨表示,信息化是風電設備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艾F在先要求風電整機廠商做到規范化和標準化。不然,信息化很難實施。目前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認證的重要性,認證本身就是一種規范風電設備制造業的重要措施。因此,風電整機廠商可以針對風電設備制造業的特點,開始信息化方面的研發工作”。
“不管是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品質量,還是建立風電準入制度,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專家學者、風電整機廠商的參與。即使發展可能會慢一點,風電產業也需要建立一個規范,這樣才有利于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會者一致認為。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