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銷量已世界第一 中國新能源車需要什么新戰略?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19/9/25 20:15:45 用手機瀏覽

新能源汽車還處于發展階段,未來技術水平肯定會越來越高,市場也會越來越成熟,在保護環境和能源替代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有理由對其充滿信心。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2019年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7萬輛和8.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5.8%。這是繼7月份之后,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再一次下滑,且與7月產銷6.9%和4.7%的同比降幅相比,下滑態勢進一步加劇。

這也意味著,繼6月補貼正式退坡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入短期陣痛。不過,從長遠來看,行業面臨新一輪整合洗牌,只有通過優勝劣汰,加快轉型,才能提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整體實力。

新能源汽車發展離不開政府支持

交通行業一直是我國石油消耗中的主力軍,在中國經濟發展對石油需求有增無減的今天,國內的石油產量在不斷下降,導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潛藏著巨大的能源危機。同時,傳統燃油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

新能源汽車能夠降低石油在交通領域的消耗,用電力實現對石油的替代,有利于減少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

另外,隨著我國電力結構的優化,清潔能源發電比重逐漸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環保效應也將逐漸增大。當新能源汽車形成一定規模后,白天使用夜晚充電的運作模式將支持削峰填谷,提高電力系統的整體利用效率。

國家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不限購和購車補貼等。在國家各項措施的激勵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0.01%和61.67%。而在2014年時,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僅有78499輛和74763輛,在2014-2018年短短四年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年增長率分別高達100.58%和102.46%。

毋庸置疑,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也少不了儲能行業的發展?梢哉f,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近年來,儲能行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電池單位能量密度不斷增大的同時安全性能也在穩步提升,電池的成本降低使得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也不斷下降。寧德時代等本土企業的崛起,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夯實了技術基礎。

補貼退坡,有助于行業內部重新洗牌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補貼的刺激下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不少問題。“騙補”現象頻繁出現,行業呈現“小、散、亂”的狀態。

早期補貼多以續航里程數為標準,導致很多企業單純追求增加續航里程而忽略其他性能的提升,產能嚴重過剩,國內廠商惡性競爭。

近幾年,政府逐步減少新能源汽車補貼。以純電動乘用車為例,從續航里程上看,補貼額度逐年下降,且補貼車輛的續航里程下限逐年提高,由2017年的100公里,到2018年的150公里,再到2019年國家直接取消了續航里程250公里以下的補貼。

另一方面,補貼在能量密度上的標準進一步提高,且補貼系數也逐年降低。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再以過去的“續航里程”為標準,而是更多地向擁有更高技術水平的車型傾斜。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短期內可能會對行業發展產生一定的沖擊。長期來看,行業內部重新洗牌,過去依靠“騙補”生存的小而且落后的產能得以淘汰,整個行業的產業鏈將得以優化。

政府補貼儲能行業,當避免走光伏老路

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最近四年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在擴張,但相對于中國的汽車銷量,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還非常小。我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久推不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充電配套設施的缺乏,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抑制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

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中,地方政府將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而將資金用于支持充電設施建設。

按照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充電設施需要配備480萬個,大型的集中充換電站超過1.2萬個。大致實現一車一樁的目標并不容易,充電樁能否實現在私人層面的普及,關鍵是要厘清車主、充電樁安裝商、電網以及物業等相關利益體的利益分配與職責認定。

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單靠市場是無法完成的,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與資金支持,鼓勵和支持更多資金流向充電樁建設,提高電網等利益相關方建設充電樁的積極性,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考量充電裝置的經濟性,優化充電設施的數量和布局,增強電動汽車充電的便利性,以提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愿。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仍然維持對燃料電池的補貼額度不變,支持電池等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也是新能源汽車基本設施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利于推動電池廠家在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但政府補貼在促進儲能行業發展的同時,儲能行業也要避免走電動汽車、光伏的老路,政府對儲能行業的補貼要有科學規劃與設計。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政策細則引導,建立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有理由對新能源汽車充滿信心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總銷售量的比例近63%,排名全球第一。

根據EV Sales年初公布的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緊隨特斯拉排名全球第二和第三,且在市場份額上,中國品牌占據49%。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會越來越成熟,續航能力與安全性能將會越來越好。

經過這一輪的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重新洗牌。此外,新能源汽車企業應借助“一帶一路”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協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環境挑戰,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度。

除此之外,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最大的地區,如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均不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地區,而且還有可能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而增加這些城市的交通壓力。因此,如何在其他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地區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將會是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另外,要妥善處理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后期利用,制定政策加強監管,以免在電池出現大規模廢棄時對環境造成污染。

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但它還處于發展階段,未來的技術水平肯定會越來越高,市場也會越來越成熟,在保護環境和能源替代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究其前景,讓人期待。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同各國領導人一致通過《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議程涵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為全球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應對當前全球發展挑戰的重要途徑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激烈競爭前所未有,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逆全球化、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發達國家參與國際發展合作的意愿和投入減少。據統計,世界基尼系數已達0.7,超過了公認的0.6的“危險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急劇惡化,全球發展面臨嚴重挑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消除貧窮、促進就業、增強社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各領域全球性發展問題提供了一把金鑰匙。

當前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形勢嚴峻

2019年7月9日,聯合國發布《2019年可持續發展進展報告》評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落實情況。報告顯示,議程自2015年通過以來,雖然在極端貧困率、兒童死亡率、肝炎等傳染病防控、性別平等、失業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全球范圍內總體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作為2030年議程的首個目標,減貧步伐已放緩,預計2030年仍將有6%的赤貧人口,無法實現3%的既定目標。2018年,全球饑餓人口已達到8.2億人,連續三年呈上升態勢。瘧疾防治近三年進展停滯,30億人家里缺乏洗手設施,全球7.85億人口缺乏基本飲用水服務。2017 年,全球尚有 2.62 億名6至17歲的兒童和青年失學。這些數字無不在提醒我們,全球發展的挑戰十分嚴峻,不僅需要各方持之以恒,共同努力,也同樣需要取得一定成績的國家提供可供借鑒的有效發展經驗。

我國在消除貧困等領域取得重要“早期收獲”

中國率先發布了落實2030年議程的國別方案和進展報告,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工作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等中長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定期評估促落實。同時,中國還以政策試點鼓勵先行先試,按照“創新理念、問題導向、多元參與、開放共享”的原則,在深圳、太原、桂林、郴州、臨滄、承德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為各地及其他國家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有益借鑒。

消除貧困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脫貧攻堅總體目標,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截至2018年底,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5年年底的5575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7%下降到1.7%。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7653元增長到10371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推進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重要內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18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下降3.1%、4.0%。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在衛生、法治、教育、性別平等等諸多領域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

中國正成為全球推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表率國家

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三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致辭指出:“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契合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訴求……中方愿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將鄭重的承諾轉化為具體行動,攜手開辟嶄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中國相繼成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中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等機構,積極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成功舉辦了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將共建“一帶一路”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統籌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期間將舉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出席并致辭,期待中國聲音、中國方案能為國際社會落實2030年議程注入更多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去年小汽車保有量首破2億輛 新能源車超10倍增長
新能源車企搶收押金鎖銷量 明年補貼或再降30%
新能源車產能過剩初顯 核心技術仍待突破
新能源汽車將引領中國走向汽車強國的行列
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達成深度合作,布局新能源車行業
長沙公交到2020年將全部使用新能源車
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框架協議 加強新能源汽車合作
業績分化 新能源車企遇盈利考驗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