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加強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品質量,還是建立風電準入制度,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專家學者、風電整機廠商的參與。即使發展可能會慢一點,風電產業也需要建立一個規范,這有利于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大風起兮云飛揚”,目前風電市場的火熱狀況已非一個展覽會就能夠詮釋。在近日舉辦的第六屆亞洲風能大會暨國際風能設備展覽會上,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445家企業展示了最新產品與技術。
與參展商相比,參觀者的熱情也絲毫不減。記者上午9時來到展覽會時,展覽館門前已經排起長龍,工作人員舉著小旗維持秩序。參觀者都希望盡快拿到票,一睹風電設備廠商的前沿技術。
近年來我國風力發電市場風云四起,各路諸侯攜巨資紛紛殺入,競爭激烈。各大風電廠商從“跑馬圈地”到“跑馬圈風”,在風電市場“繁榮”的背后,風電急速擴張的隱患開始凸顯。“風電投資太猛了”、“風電產能已顯過!、“風電產業即將洗牌”等言論在業界頗有代表性,尋找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風電“遍地開花”
在北京官廳水庫,由華銳風電研制的幾十架風力發電機同時“隨風起舞”,一派壯觀的景象。由此產生的電力源源不斷地供給北京地區,為北京地區的能源供應做出突出貢獻。
在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汽輪機均已經完成布局。包頭市經貿委副主任劉彪介紹說,目前包頭已成為我國風電產業聚集地,不光是大型風電廠商已經在此布局,相關零配件廠商也積極進入,同時維斯塔斯、GE等國外廠商也加快了進入的腳步。
“我們正在利用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國外企業進入。”包頭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郭文煥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國外裝備企業正在商談進入園區。
事實上,全國很多地區都在加緊發展風電產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打造“風電三峽”,并將在全國布局六大千萬千瓦級風電產業基地。據了解,目前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100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風電第一大國。
風電的迅猛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在第六屆亞洲風能大會暨國際風能設備展覽會上,記者看到GE、華銳風電、維斯塔斯、湘電風能、浙江運達等眾多風電整機廠商的身影,同時還有大連冶金軸承、丹東豐能等零配件廠商展示各自的風機葉片、塔筒、齒輪箱等。由于廠商均把展示設備放在較低處,參觀者可以近距離觀賞這些巨大的風電設備,巨大的風機葉片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