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堅冰逐漸消退
利好消息同樣出現在光伏企業融資領域。
英利綠色能源公司首席戰略官馬學祿對記者說,“6月15日,英利增發了1250萬份美國存托股票(ADS),募集資金1.63億美元。隨著國家打通下游渠道,英利已經做好準備迎接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此外,繼5月29日,尚德電力宣布完成2300萬份ADS增發,募集資金2.77億美元。本周,尚德電力與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簽署了關于5000萬美元可轉債的協議,用于支持其高轉換率技術——冥王星技術的生產擴產計劃和再融資需求。
此前的6月25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已為天合光能提供5700萬美元授信額度,用于貿易融資和外匯保值產品。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認為,隨著近期光伏企業紛紛獲得融資,不僅會給企業經營帶來轉機,更會給國內光伏產業樹立極大的信心。困擾光伏行業的融資堅冰在慢慢消融。業內專家指出,這是光伏產業進入高速發展的信號。
規模效應帶動技術突破
光伏產業的迅速擴張,不僅在單個企業內部形成規模效應,更重要的是其在全社會范圍內的規模效應即將形成,這必將促進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
有數據顯示,到2009年第一季度,我國多晶硅生產企業已經超過10家。到2008年年底,我國已形成1萬噸以上的多晶硅生產能力,實現產量達4500噸。預計到2009年年底,我國將可形成3萬噸左右的產能,產量突破1萬噸,到2010年,在建項目總規劃產能將達到10萬噸左右。
英利控股首席戰略官馬學祿對記者說:“英利控股多晶硅的生產成本目前已經降低至38美元/公斤,今年下半年,公司運用循環流化床法工藝的生產線投產后,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至30美元/公斤。光伏發電不再被認為是成本高達3-4元/度的奢侈品。平價光伏完全可以實現!眹度A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維東補充說:“事實上,支持國投電力報出最低價的,正是與其捆綁進行投標的英利控股為其提供的低至9元/瓦的光伏電池組件成本!睋䴓I內專家介紹,當多晶硅價格在50美元/公斤時,對應的裝機成本大約是15元/瓦。
技術突破的消息也從中科院物理所傳來。7月1日,世界上第一根太陽能冶煉的單晶硅由中科院物理所陳應天等專家制成。這標志國際首創的太陽能煉硅技術獲得成功。這是光伏發電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使高效廉價冶煉高純硅成為現實。陳應天教授等應用他們所發明的無光象主動光學理論,廉價地制作了一種新型太陽爐,能有效穩定地將10000倍或更高倍數的太陽光聚焦在網球大小的范圍,使硅棒的冶煉過程在1—2秒內完成。
光大證券新能源研究員王海生認為,2012年以前,全國平均每度電成本就可達到1元以內。
不過,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說:“美國加利福尼亞硅谷有半數企業都要開始轉向光伏研究,相比之下,我們國家在研發這塊的投入太少。雖然產業規模已經很大,但是關鍵技術和設備依然靠進口,也就是說我們研發不夠,科技創新不夠!彼硎荆霃氐赘淖儍深^在外的局面,中國還要加大科研投入,早日實現光伏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