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如何甩掉可再生能源“背過的鍋”
來源:中國科學報 時間:2019/9/24 20:03:18 用手機瀏覽

可再生能源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迷思與誤解。比如,北京霧霾嚴重,原因之一是風電裝得太多,阻止風刮進北京;光伏安裝后有電磁輻射,對周圍人身體有影響;光伏組件生產過程耗電跟自身發電相等,不劃算;光伏都是騙補貼,浪費全社會的錢……這些謠言至今還在微博、微信上被很多人傳播。

面對謠言,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近日共同主辦“中國環境故事網絡”線下沙龍活動,以“中國可再生能源的迷思破局”為研討主題,邀請多家科研機構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業人士針對可再生能源“背過的鍋”進行辟謠,并與參會媒體共同研討中國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挑戰與前景。

作為占全球碳排放四分之一的經濟主體,中國的能源轉型意義非凡,也獨具特色。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指出,中國能源的發展不單單是能源自身的問題,很多是跟社會經濟發展問題息息相關的。同時,在當下的中國,能源轉型還涉及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與“一帶一路”相結合的發展思路。

在過去,中國經濟生產與能源消費都主要在東部,所以長期以來一直是把在北部、西部地區生產的能源運到中東部地區。但是,在“一帶一路”的倡導下,西部地區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經濟區域的核心,甚至成為對外出口或者對外輻射的一個橋頭堡。這就需要西部地區更多依托自身資源支撐自身的發展,而東部也要謀求通過分布式能源解決自身能源供應問題,例如發展海上風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能源轉型的發展思路。

陶冶強調,能源轉型不是為了轉型而轉型,在尋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結構減量”“清潔、安全、高效”這些內涵本身與推進能源轉型也一脈相承。另外,轉型絕不單單是強調供給側到底是用風、用煤,還是用光,而是從頭到尾的改變,不僅在生產側、運輸側,更重要的是在消費側發生轉變,如改變消費業態等。

此外,發展可再生能源還需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即技術在進步。陶冶認為:“中國或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一定不是石油與天然氣沒有了,才用可再生能源。好比人類文明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青銅時代,并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了。所以,資源量確實是一種約束,但不是核心約束,更多是化石能源開采帶來的環境問題和經濟代價!

面對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種種謠言與困惑,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表示,這些謠言本身的特點使得它們更容易吸引眼球和民眾的關注。所以,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營造一個比較好的公眾輿論環境,這項工作任重道遠。

來自綠色和平傳播互動部的徐騰飛指出,綠色和平從2017年就開始思考關于輿論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影響,并在2018年正式開展這一項目,其中包括一個公眾調研,了解公眾對于可再生能源的認知狀況。

“我們在北京、上海、長沙等地發放問卷,做了焦點小組的訪談。調研結果告訴我們, 大約50%~60%的公眾覺得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的能源趨勢,也有不少公眾認為由于技術上的缺陷等問題,會帶來生產環節污染、能耗等負面影響。這樣一些反饋信息讓我們認識到,可再生能源的形象是需要更新和重塑的,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工作是有必要的!毙祢v飛說。

來自創綠研究院的李秀蘭也指出,可再生能源無疑是實現氣候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解決方案。但是,作為研究機構,如何把研究的成果投入實際,在公眾意識、政策倡導、投資建議等方面發揮作用,確實是當前存在的問題。

“我們一直在做政策倡導,但是收效依舊不是很明顯。我們可能有一些方案,但是只能私下會議交流,一對一多一些,而從整個媒體環境來講故事并不是很多!崩钚闾m提出,“是否有可能在媒體間建立一個戰略性的合作傳播體系,把可再生能源的這些事情講透徹、講清楚,尤其在國內外戰略及政策方面。相信這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把民眾和各層級利益相關方聯系起來,讓民眾對政策和行業有更直觀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新一輪能源轉型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當我們談論能源轉型時應該談論什么?
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實施在即 逾6億元大單搶籌1
看日本如何破解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
德國可再生能源供電創歷史新高
專家: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需重大制度創新
聯合國環境署報告: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全球居首
報告稱2012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2440億美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