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關鍵在于抓落實、見實效。有關部門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找準問題,明確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實際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規劃和具體措施,堅持不懈地抓好落實。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要大力推進企業科技進步和創新,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和落實支持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鼓勵、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要推進產學研結合,培育創新型企業,健全和完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還要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加大政府采購對自主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
二是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一要繼續抓好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繼續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加緊落實電機、鍋爐、汽車、空調、照明等方面的節能措施,扎實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二要加快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既重視節能環保產品生產和設備制造,又重視節能環保的管理服務;堅持用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發展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嚴格執行能耗和環保國家標準,加大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三要推進相關改革,抓緊理順重要能源資源產品的價格關系,建立健全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從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加以引導,逐步構建綠色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高效發展。四要繼續強化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抓緊實施重點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建設工程,進一步保護水、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環境。五要深入開展全民節能減排行動。節能環保涉及千家萬戶,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因此,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增強節約意識,倡導綠色消費,使節能環保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共同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而不懈努力。
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既能有效刺激經濟復蘇,又有利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數據表明,我國在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必須看到,當前促進節能減排的任務仍相當艱巨。因而,社會各界都要進一步充分認識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把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
在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方面,我們要順應世界產業技術革命和結構調整的新動向,抓住國內外有利時機,促進相關技術和產品的開發、應用、推廣和交易,創造更多新的需求、新的市場、新的就業崗位,盡快實現產業化、規;,力爭在綠色產業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中占得先機。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開發潔凈煤、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碳捕捉等技術,加快建筑節能步伐,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不竭動力。要嚴控“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強化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從嚴控制“兩高”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投入力度,切實推進千家企業節能行動。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循環經濟技術開發、示范推廣、能力建設,加快高效節能產品推廣! (作者: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楊希偉)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