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注定是中國”LED”年,4月份國家科技部推出“十城萬盞”計劃。7月24日,國家發改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GEF)合作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業遂、財政部副部長李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中國首席代表馬和勵出席了簽字儀式。這標志著中國綠色照明國際合作進入新的階段。
其實,國家財政部早在2008年,開始實行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已把LED半導體照明產品列入補貼范圍,隨之相應配套的稅費等政策相繼出臺。這是對一個產業空前的支持。由2008年北京奧運LED的應用持續發燒,加上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廣州亞洲運動會和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運動會即將陸續登場,所帶動的大型LED廣告牌、建筑景觀照明等應用商機,也是2009年LED產業值得關注的熱點。
政府的支持,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帶動將是持續發展的動力。LED道路照明市場部分,除了國際展覽、賽事的推波助瀾外,各國政府大型采購和LED路燈示范計劃的實施,以及LED路燈照明地方規范相繼制定,預計2009年全球LED路燈市場滲透率將突破1%,開始邁入快速增長期。
關于如何開展“十城萬盞”LED試點示范城市工作,科技部高新司對口業務處室原提出的實施方案初步設想是:通過以LED在市政照明的應用示范工程為載體,選擇10個城市推廣應用LED照明燈具(包括路燈、隧道燈、地鐵輕軌、加油站、地下停車場等功能照明燈具)1萬盞以上。根據LED產品的技術效能、應用的節能效果以及所獲得的經濟、社會效益,采取后補助的方式,進行補貼,但目前依然沒有下達文件。
5月初,中國科技部批準21個城市開展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工。全國21個試點城市為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石家莊市、保定市、大連市、哈爾濱市、揚州市、寧波市、杭州市、廈門市、福州市、南昌市、濰坊市、鄭州市、西安市、武漢市、深圳市、東莞市、成都市、綿陽市。
一些有基礎的城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編制了推廣計劃,如天津市計劃推廣50萬盞,揚州市計劃5萬盞,保定市計劃3.8萬盞,成都市計劃1.5萬盞,僅這四個城市計劃的LED照明燈具就高達63萬盞。21個城市按1萬盞計算,自身就需要安裝路燈、隧道燈21萬盞,如果這21萬盞一半是新安裝(含燈桿),一半是更換(不含燈桿),平均以5000元1盞計算,就需資金10.5億元人民幣。
實際需求遠遠超過這個數字,“2009年中國大陸將需要140萬盞,全球需240萬盞,未來市場潛力之大可見一斑”。甚至有人大膽預言;到2013年以后中國的LED產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咱們暫且不論數字的多少,只是這個產業,只要是能夠突破核心技術“高端芯片”研發瓶頸,我們的節能減排及建設綠色城市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LED是半導體照明的簡稱。它是以半導體芯片為材料的固態光源,依靠電子空穴復合發光,將電能轉換成光能的效率高達80%以上。在奧運場館建中LED技術作為自主創新的代表被廣泛使用。
據了解LED的耗能僅為白熾燈的10%,熒光燈的30%;它采用固體封裝,使用壽命可達5萬小時,是白熾燈的100倍熒光燈的10倍,它無需使用玻璃真空封裝,不產生毒副作用和汞污染。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發電大國。2007年發電總量為32559億千瓦時,年照明用電高達3900億千瓦時,相當于英國一年的用電總量。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節能燈的主要生產國都在本國大力普及使用,而我國產的節能燈卻主要用于出口,國內的普及率不高。有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節能燈的產量為10億只,占世界銷售市場份額的70%,國內只銷售了3.5億只。
據專家介紹,2007年以來,北美、澳大利亞均立法禁止使用白熾燈。2007年春季歐盟首腦會議達成協議,要求歐盟各國逐步淘汰白熾燈。
浙江是全球最大的節能燈生產基地,產量約占全球生產量的50%,95%出口外銷,節能燈生產大國很遺憾的卻是應用小國。LED作為比節能燈更先進的新光源,目前其產品基本上銷往國外。
據了解,在中國LED產業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LED產業在經歷了買器件、買芯片、買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初步實現了自主生產芯片和外延片的生產加工能力。現階段,從事該產業的人數高達50余萬多人,研究機構20多家,企業4000多家。2006年,我國LED產業總產值達到105.5億元,其中封裝產業產值達87.5億元。中國何時告別“愛迪生時代”? 隨著LED國家標準的出臺和國家的大力支持與推廣應用,告別“愛迪生時代”已是指日可待,到那時人們將用上清潔環保、無光污染、無輻射和毒副作用的優質新光源。
深入專題了解:十城萬盞LED照明應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