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效節能電機技術。稀土永磁體具有磁性能優異、輕量化等優勢。中國具有豐富的稀土資源,利用稀土材料開發永磁直趨技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永磁直驅電機可以用于風能發電、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等方面,進一步簡化傳動變速系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轉基因生物能源技術。發展生物能源,對于減少石油依賴、保持碳的循環利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農業經濟都具有積極意義。一些轉基因藻類生物的太陽能轉化效率高,是極好的生物能源來源。這些作物可以吸收消化大量二氧化碳,還能夠生產綠色油料,對于減緩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四)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氫燃料電池可高效清潔地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是比常規熱機更為先進的轉化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能源動力的變革帶來重大契機,而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后化石能源時代主要的車用動力能源。與電能一樣,氫氣作為能源載體,可以通過各種一次能源的轉化獲取,成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轉換、從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橋梁。
(五)熱核聚變技術。作為面向未來的熱核聚變技術,也許需要30年到50年以后才能夠成為穩定的能源供應。我國正積極參與到國際能源科技合作項目ITER計劃中,同時還超前部署國內相關的技術研發工作。
縱觀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經濟危機都會孕育新的技術革命,催生新的技術變革。歷史的經驗告訴人們,能源動力系統的每一次變遷,都將帶來社會的、生活的巨大變革。鉆燧取火使人類告別了蒙昧時代;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把人類使用的燃料由木材過渡到煤,導致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實現了從煤到石油的過渡,造就了現代工業文明。縱觀工業文明,各個時代主體燃料的轉變,也就是一個從固體到液體再到氣體燃料的轉變。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能源隱含著“減碳加氫”的演變規律。與此相適應,動力設備的發展遵循了“高效能、低排放”的技術路徑。每一次能源變革都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成果,改變了產業的結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梢詳喽,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人們還將認識和掌握新的能源形式、能源載體和能源利用的手段。因此,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要有面向未來的勇氣和穩定的支持,要認真地把握規律,超前部署,堅持創新,真正做到引領與支撐經濟社會的發展。
當前,我們已處在從化石能源時代向可再生新能源時代的轉折點,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關鍵點。一場深刻的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迸發之中,我們需要傳承前人的經驗和智慧,把各種能源開發好、利用好,為今天的人們創造更加清潔的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加美好、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上一頁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