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觀察:未來新能源發展中的關鍵點是什么?
徐洪亮:風電與太陽能將是未來新一輪經濟增長點能源結構中的關鍵點,這必須要突出。2008年底,全國電力實現裝機約8億千瓦,到2020年全國電力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2008年底,風電裝機實現1200多萬千瓦,預計到2010年風電裝機將突破3000萬千瓦,標志著國家規劃中提到的2020年風電裝機實現3000萬千瓦已提前10年實現,我預計到2020年風電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以上,預計后10年年平均裝機達到1200萬千瓦,意味著電網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風電裝機達到1.5億千瓦。風電占整個電網裝機容量比重將達到10%,確實凸顯了風電的發展速度,其電量比重預計達到4%。最近國家發改委將對風力發電的產業政策進行調整,2020年中國風電的裝機規劃將調整為1億千瓦。從中國風電資源已公布的資源來看,風電裝機可開發容量是10億千瓦,相當于水電可開發容量的4倍,實際上中國風電資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提高,可開發的風電資源量將會遠大于10億千瓦。
首先是技術進步為風電創造了條件,如低風速風機的出現,它可以大大提高可開發風電的利用價值,年平均6m/s風速即可達到等效滿負荷2000小時以上,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隨著大風機的出現,輪轂高度120米的風電場今年將出現,風速帶來的增量是巨大的;其次是海上風電場,開發利用海上風電場是一個挑戰,國際上公認是80米水深都可以建風電廠,這種資源的放大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國正在作前期準備工作。
從太陽能的發展來看,以中國的光伏電池為代表的光伏板出口,由于價格比較高,到2008年底前,太陽能項目投資一個千瓦5萬元,上網電價4元多。由于金融危機國際市場的變化,目前國內市場的出口全部停止,造成國內產品大量積壓。最近國家發改委組織了一個甘肅的特許權項目,1萬千瓦的太陽能最后中標上網電價是0.69元,太陽能上網比較合理的電價是1.2元左右;其工程造價是一個千瓦1.5萬至2萬元。按照這個價格,太陽能發展將加快,我們希望國家制定切合實際的政策,推動太陽能這一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中國發展觀察:促進風電大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什么?比如CDM潔凈能源發展機制。目前投資風電項目的程序、收益及風險?比如核準建設的程序、資本金、收益、風險、電價等環節?
徐洪亮:《京都議定書》是國際公約,規定潔凈能源的發展機制(CDM)。在國內來講起步早,CDM的實施對風電來說是最大受益者。目前總體上來講,早期投產的項目已經取得了實質性收益,CDM已經成為風電發展不可缺少的收益,一度電可提高8分錢。這個收益是額外的收益,至少在2012年前投產的項目都應該有所保障。從目前看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市場混亂,特別是一些業主對CDM買家炒家認識不清楚。其次,對于2012年以后CDM《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問題有擔心之處,我認為2012年后CDM肯定會繼續生效。因為環境問題是全人類的事情,它不僅在發達國家被看成是頭等重要的事情,而且國人的環保意識也已經大大增強。
從目前以及相當長的時間看,投資風電項目是非常好的投資,比其他項目風險更小,收益更大,風電的建設程序通過規劃、可行性研究、項目的核準,到項目的開工、驗收,建設期較短,一般一年時間風電廠即可建成;此外風電的資本金是20%,對企業來講,負擔也不大。從目前來看,投資風電收益基本上是有保障的,而且電力行業電費不拖欠,這對企業來講是利好。風電投資企業比較關心電價問題,風電的電價分為兩個電價,一是特許權電價,另一個是國家指定的地區指導性電價,這個電價已經趨于完善。就特許權電價來看,國家發改委采取競價報價只占40%權重,并以平均中間價為中標電價,避免了惡性競爭,避免了最低價競爭中標問題,現在基本上擺脫了中標即虧損的局面。但是,特許權的行政干預較嚴重。二是地區指導性電價,國家制定了像內蒙東西部0.52-0.54元、東北地區0.6元左右等指導性電價,目前這兩個價格均趨于完善,趨于合理,基本符合風電開發實際,對風電發展來講是比較好的。
“風電發展成功與否與產業化密切相關,中國風機產業化已經進入大洗牌階段,將面臨重組、合并、并購的局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