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的積極變化,突出反映在能源需求上。與去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煤炭消費增幅提高10.71個百分點,電力消費降幅縮小1.98個百分點,成品油消費降幅增加3.83個百分點。
能源需求的增長帶動了產能的增加和價格的上漲。4月份,全國原煤產量增長7.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4月末,秦皇島港存煤比上月末減少160萬噸,發熱量在5500大卡/噸的山西優混煤平倉參考價格比上月末上漲20-25元/噸。前4個月,原油進口量增長4.5%。
"經濟減速使短期能源需求增速下降,而新增產能又繼續增加,2009年中國能源供需關系將進一步趨于寬松。"《報告》對今年中國能源走勢作出如是判斷。
具體來看,今年煤炭需求增幅將有所回落,煤炭產量增幅會在去年較高基數上明顯回落。電力供需形勢將進一步緩和,需求增長將呈現"先低后高"的發展態勢。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長將明顯回落,成品油市場將從近幾年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天然氣市場需求增長也將放緩,天然氣供應則比較緊張。
新能源發展正進入快車道
"中國能源發展不僅存在即期的現實困難,從長遠看也有一些深層次矛盾。最突出的除了優質資源儲藏條件較差、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外,能源結構亟待調整。"《報告》分析說。
當前,煤炭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體,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個百分點。在發電量中,火電占大約80%,而煤電又在火電中占據絕對主體地位。同時,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
"金融危機使經濟和能源供需矛盾相對緩和,一直繃得很緊的煤、電、油、運矛盾得到很大緩解,為能源行業'休養生息',解決一些深層次矛盾提供了契機。"《報告》指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發展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這實際上為中國能源戰略轉型指明了方向。
當前,世界許多國家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應對金融危機、推進經濟復蘇的重要舉措,美國更是將其作為創造新經濟繁榮的引擎。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也應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的核電建設明顯提速。今年內,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臺山、海南昌江和山東榮成等5個新的核電項目開工建設。另據了解,更大規模的核電建設計劃,也正在醞釀之中。
據悉,國家能源局還正在組織制定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這份規劃將把新能源的發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據透露,到2020年,除水電外,中國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有望從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6%以上。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