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
倒是一些節能設備公司走在了前面。北京航天林泉石油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復式永磁電機抽油機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田節能檢測中心檢測綜合節電54.18%,公司負責人遲廣林告訴記者,公司從更換適用節能設備入手,已與中石油集團旗下公司合作。但公司同時盼望著國家相關部委能"給個認可",不然產品推廣較慢。
這類公司既賣設備,同時充當節能服務公司的角色,它們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和一般節能服務公司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即中國節能服務行業還沒有比較成熟的行業規范,諸如服務標準、節能量檢測和認定方法、合同規范等,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這些規范。
林伯強建議,大型國有企業可以率先考慮建立起自己的、(至少)是服務于本集團的EMC公司。大型國有企業的優勢在于整體實力強,融資比較容易,可以解決信譽和融資問題。這些企業可以將比較繁瑣的節能工作交給EMC公司,EMC公司還可以同時承擔企業外的節能項目,既培養了隊伍、鍛煉了人才,也能在項目中總結出優良的管理經驗。
"國家要給國內技術開發巨大的支持,F在一提到支持資金很多都支持到大學、研究院、科學院去,其實節能技術大量的是應用科學,只在前沿開發上投入,解決不了中國眼下應用終端的問題。要扶植一些大企業進行這些應用技術的實踐。"呂長江建議。
呂長江認為,大部分央企都建有明確系統的管理體系。目前所有的央企都被要求建有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和節能減排辦公室,且必須一把手掛帥,并把成員名單報到國務院國資委。同時央企的組織架構嚴密,中石化集團、中石油集團等,上世紀末就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了內控管理制度。
此外,大多數央企的研發或資源實力較強,其節能減排投入有一定保障。
林伯強認為,沒有信譽和融資之憂的EMC公司,以節能項目為導向,節能效果會很好,同時,可以為社會作出節能榜樣,這也是國企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節能資金僅限于支持一般企業的節能項目。如果能把節能服務公司列入其支持范圍,政府的背景和資金支持至少可以部分解決它們的信譽和融資問題。節能服務公司具有節能資金再造血功能和擴大節能再投資功能,也可以放大節能資金的作用,"他表示。
上一頁 [1] [2] [3]
深入專題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優勢和難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