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的大蛋糕尚未吃到口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6-24 17:58:49 用手機瀏覽

  業內人士認為,EMC公司在國內正面臨著大型企業接受緩慢、小型企業經費緊張的尷尬。

    作為耗能大國,中國單位國民生產總值能耗比先進國家高3倍,生產單位產品的能耗比發達國家高出50%至100%。許多能源專家稱,節能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也是最后一個國情產業。

    來自中國環境投資網的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和一些大型企業已經具備花錢購買咨詢的初步意識,且這種需求已經呈現高速增長。

    合同能源管理(EMC)這塊蛋糕出爐已有時日,卻還未被多數企業暢快吃到嘴里。

    需求者

    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全社會能耗的70%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領域,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與數據中華2008年底發布的能源形勢報告顯示,中國節能服務行業規模達70億元。

    整個節能產業僅2007年增速就達到了250%。因國家正在加大節能減排政策落實力度,專家預計,2009年、2010年這兩年節能減排市場將呈現井噴式發展。

    2009中國石化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舒朝霞預測,受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全球石化產業復蘇的時間將從先前預計的2012年向后推遲,預計2014年才能進入下一個景氣期。

    在這種情況下,石化企業節能減排以助力企業降成本更顯迫切。

    然而在現實中,以企業要淘汰老舊型的電機為例,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節能管理辦公室主任呂長江曾向國家有關部門多次表達他的看法:第一,老舊電機有它的使用年限,使用期沒完就淘汰相當于淘汰有用價值,造成企業資金損失;之后企業又要買一臺新設備,增加成本,目前國家在這方面仍無太多支持。而國家規定淘汰的機器不能給別人。

    "如果下一個命令就規定要淘汰一批設備,扔掉設備剩余能量,企業就會算,換上節能效率高的新機后,多少年其節能量才能夠抵消被淘汰和損失的能量之和。有時換上了新機器幾年之后,機器的綜合能耗反而比原來更大",呂長江對《能源》雜志稱,企業的資金是有限的,在中石化集團保證按時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前提下,希望主管部門在細則上給企業一段過渡期。

    實際上,要滿足呂主任的要求,理論上,EMC公司正好能助其一臂之力。

    EMC是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

    據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目前能節約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才會給予獎勵,這一標準很多小企業達不到,大型企業也要將同類項目捆綁在一起才能做得到。

    EMC模式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這些大型企業、尤其是央企避免資金浪費,使設備處理合理化。

    然而,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秘書長趙明介紹,在EMC項目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特別是在國有企業和公共機構推廣中還存在一定的障礙。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郁聰對《能源》雜志表示,目前國內市場上節能技術、節能產品魚龍混雜,其行業認定和推廣都尚未規范,"這方面都需要國家投入,比如設立一批質量比較好的節能實驗室或認證機構,來對這些節能技術和產品進行認定,否則耗能用戶對其根本不信任"。

    全國高科技節能減排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強將這種狀況稱之為"缺醫不少藥",缺少一個真正能為企業為社會治病的醫生,提供恰當、優化的綜合性節能減排方案。

    馬強這樣說的背景是,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8年底,EMCA注冊會員數量從成立之初的59家,已經發展到312家,其中運用EMC機制實施節能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有229家,占73.4%;節能服務產業從業人員也已達到65000人。從2003年到2008年期間,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從17.6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417.3億元,其中EMC項目的投資從8.51億元增長到116.7億元。

    全國高新技術節能減排促進中心是使政府和耗、節能企業之間完成政策嫁接的重要中間力量。這個機構的普遍運營模式是,集合全國多家節能技術服務企業的力量,及多位業界專家,為某些有節能減排需求的特定企業服務。

    區別于普通的技術型公司,該機構的最大特色是,它有自己的推薦產品庫,中心為企業做服務時,可以推薦這些產品。同時中心會抽出與自己有協作關系的中科院院士、各大學教授及全國相關的專家,為企業做一個綜合性的節能減排方案。

    業內人士對《能源》雜志表示,EMC公司在國內正面臨著大型企業接受緩慢、小型企業經費緊張的尷尬。在服務差異化上,為國有企業提供服務時,EMC公司更側重于技術集成服務,而由于民營企業資金不如央企充足,因此做技術服務的同時,馬強和他的團隊還要盡量為企業考慮收支預算。

    即使這樣,目前國內能提供這種集成服務的機構還少之又少。

    人才奇缺也是這個新興產業發展的障礙之一。據業內專家介紹,我國的節能減排主要歸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環境保護部管理。以前在石油、石化、化工行業內,只有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專門從事節能工作,國內有關節能的專業崗位設定很少。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型工業企業都設立了企業內部的能源管理部門,銀行為開展節能減排綠色信貸也急需這方面人才。

    據上海節能信息網總經理陳宏介紹,保守估計節能產業在全國范圍內大概需要50萬人。而當前我國專門從事節能工作的從業人員僅有7萬余人,其中技術人員4萬余人,供大于求的現狀顯而易見。

    來自51job的信息顯示,這種需求在大學院校中最好的對口專業是環境專業。然而由于節能產業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不同類型的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可能會涉及到物理學、化學、水力學、生物學、生物化學、能源等不同學科,與其他理工科專業背景的學生相比較,環境專業的畢業生并沒有太大的優勢。另一方面,節能產業非常注重工作經驗,不是所有畢業生都能快速擔重擔。

    社會培訓是最有效的彌補辦法,企業非常愿意通過送員工去參加這類培訓來培養企業內部的中高級節能人才,一些業內知名企業也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在企業內部培養優秀人才。但在整體上,企業呼喚系統性和持續性較強的培訓。

[1] [2] [3]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優勢和難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潛力巨大 節能服務助工業綠色轉型
合同能源管理同質化競爭嚴重 技術服務是方向
世行: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節能產業三大瓶頸待突破
興業銀行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標準化產品
節能服務市場競爭加劇 行業或將面臨洗牌
合同能源管理融資難及客戶誠信風險急需根冶
商業銀行啟動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
我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障礙及其解決措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