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節能的兩大障礙 |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6-24 17:53:29 用手機瀏覽 |
在這次兩會上,能源問題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除了開源,節能對緩解能源緊張十分關鍵。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EMC)是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機制的出現和基于此運作的節能服務公司(Energy Service Corporation,ESCO)的繁榮發展,帶動和促進了北美、歐洲等地區節能項目的普遍實施。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合同能源管理在發達國家逐步發展起來,90年代以后,EMC模式被視為提高能效的一項重要措施發展十分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各國,EMC已發展成一種新興的節能產業。比如,在過去10年里,美國ESCO產業的收入年均增長率為24%。 在發展中國家,雖然合同能源管理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但大面積的推廣卻不盡如人意,牽涉的問題很多。但是,發展中國家節能的空間比發達國家大,節能的效益也可能比發達國家大,EMC是一個亟須發展壯大的產業。 十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中國EMC模式的節能服務加速擴大,但規模相對于中國的節能空間和節能事業來說還非常小,還可以做得更好。 為什么EMC作為節能模式沒有迅速在中國發展成為龐大的節能產業呢?一個好的東西,如果不能推廣做大,那么就一定有原因:要么是大家不知道(對EMC模式不了解);要么就是存在機制障礙。隨著節能減排的日益迫切和各方面宣傳,人們對節能的意義理解日深,對各種節能模式,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的認識也多了。事實上,做節能宣傳的人很多,做合同能源管理的人很多,但真正做得好的不太多。 主要問題還在于機制障礙,主要應該有兩個方面:一是對節能服務公司的可信度(實力)的認可,二是節能管理的融資問題。節能投資收益回報通常時間很長,有背景和有實力的公司通常會有更好的賺錢機會,現在的節能服務公司通常規模小、實力差。采用EMC方式的節能項目,一般需要節能服務公司墊付資金,一旦項目多起來,墊付的資金量就會很大,節能服務公司無法承受,它們需要融資。這兩個問題又是相互影響的。節能服務公司沒有實力,融資就很困難;融不到資,節能服務公司就沒有做項目的實力。 如果EMC模式的主要問題是節能服務公司的信譽和融資問題,那么,解決問題就可以從這里著手,方法應該很多。
深入專題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優勢和難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