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氣候變化研究中心--Tyndall Centre周三發表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在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應該盡快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使其置于可控范圍內,并呼吁出臺有助轉變的全面扶持政策.
該報告作者王韜和Jim Watson指出,若正確地將清潔能源、碳儲存技術和發展政策結合起來,中國可以向"低碳經濟"轉變.
但王韜認為,中國向綠色經濟的轉變并非易事,并且這需要發達國家在技術和資金上給予支持.
王韜在會議上表示,"盡快放慢(中國碳排放量)增長,使其盡快達到峰值,這很重要."
該研究報告預計,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20-2030年間達到峰值,如果排放量不斷增長,使其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將會越發困難.
Jim Watson表示,"我們不是說中國現在應該設定目標,但是放緩這種增勢是必要的,不管你對未來的構想是如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13億人口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4噸,而美國的人均排放量為20噸.
王韜和Watson在報告中表示,若能采取大規模措施,將能源產生的來源由污染較高的煤炭轉移至其他清潔原料,并引導消費者減少房屋和交通的碳排放,中國將能在允許的碳排放范圍內保持經濟增長.
但Watson亦表示,雖然中國龐大的市場有助加速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的推廣,但碳捕捉與儲存等技術方面的挑戰仍然存在,這或需要發達國家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