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利用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從各地的探索和實踐來看,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趙家榮:各地在推廣節能燈工作中,積極創新,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推廣模式。這些成功的做法,既為擴大節能燈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也為推廣其他節能產品積累了經驗。
模式一,城區以社區為推進重點。如北京市選擇四個城區的400多個社區為推廣重點,由居委會和推廣企業協作,事先發布公告,逐個小區進行推廣,一個多月內推廣了400多萬只節能燈。特點是計劃性強、效率高、組織有序。
模式二,農村用戶以鄉鎮為推廣重點。如山西省在長治、運城的鄉鎮一級,組織村委會及推廣人員進行培訓,深入開展需求調查,逐村逐戶登記,統一配送推廣產品,一個月內推廣了300萬只節能燈。特點是以替代白熾燈為重點,節能效果顯著。
模式三,大宗用戶集中推廣。如云南省根據大宗用戶需求集中、需求量大的特點,以大企業(集團)為重點,集中推廣。僅在紅塔集團、紅河集團等4戶企業就推廣了93萬只節能燈。特點是組織有力、效率高、成本低。
模式四,郵政渠道推廣到戶。如浙江省利用郵政系統完善的信息和物流渠道,向杭州市80萬戶居民家中發放了宣傳資料,通過郵政回執確定用戶需求,并通過郵購手續送貨上門。特點是宣傳效果好、配送便捷。
模式五,網絡申購方便用戶。如河南省利用政府網站,設立財政補貼節能燈推廣申購頁面,用戶可通過網絡方式申請購買。特點是便捷快速、減少現場購買帶來的不便。
記者:下一步,節能燈推廣活動還有哪些設想和具體工作要做?
趙家榮:今年,我們將把高效照明產品作為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重要內容,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做好推廣工作,確保這一政策惠及更多農村及貧困地區百姓,并有效拉動國內消費需求。
一是加大推廣力度。為滿足廣大用戶對財政補貼產品的需求,擴大節能燈的市場銷售規模,爭取更大的節能減排效益,今年的目標是推廣1億只,可拉動社會消費10多億元。
二是擴展推廣品種。近期組織第二輪推廣企業及產品招標工作,在去年推廣的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三基色雙端熒光燈(T5、T8)基礎上,增加高壓鈉燈(用于道路、工礦照明)照明產品。
三是完善推廣政策。指導地方節能主管部門完善推廣配套辦法,創新推廣機制,提高推廣效果。制定針對農村和貧困地區更為優惠的補貼政策。研究半導體照明(LED)等高技術含量的照明產品列入財政補貼范圍的可行性。
同時,要在認真研究總結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經驗的基礎上,加快研究提出推廣節能空調等高效節能產品的補貼政策,調動消費者購買高效節能產品的積極性。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