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傍晚,突然的大雨讓香港的天空蒙上了一層灰色。
在去年下半年油價下跌75%之后,中國石油[11.67 0.86%](601857.SH,00857.HK)的收入雖突破了萬億(1.07萬億)大關,但凈利潤仍然下降了22%,這也是公司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下滑。
中國石油總裁周吉平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清晰地勾勒出公司在原油、天然氣、煉油及國際合作上的思路。他認為:今年整體形勢“十分嚴峻”,卻是中國石油重要的發展機遇階段。
《第一財經日報》:在油價下跌如此劇烈時,公司的原油勘探業務上是否還會加大投入?
周吉平:原油勘探和開發一直是公司的首要戰略。你能看到,今年我們的資本開支依然還是2321億元,其中70%以上仍放在這部分上。但我們會控制投資、優化結構。其他板塊的投資也是一樣:開支的規模不會減少,但已確定的項目要重新審視,壓縮并投入到同樣的板塊上。
《第一財經日報》:從微觀上說,油價近期提高很快,油氣銷售也有所提高。你認為現在經濟形勢是否已好轉?
周吉平:上周,我們發現全國的成品油銷售量已有變化,每天超過了22萬噸、25萬噸;而之前,每天的銷售量只有20萬噸。這與國內經濟形勢向好有關。但我們依然要做長時間應對低油價或經濟下行的準備,這是很重要的。
《第一財經日報》:在原油價格可能不會太高的背景之下,中石油的另一個業務亮點應該是天然氣,公司有何規劃?
周吉平:我們很看重天然氣的“商品銷售量”,今年中石油的這一指標仍然會高于10%。而且我們未來要重點發展LNG和高端產品。在海外發達國家,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結構的22%,但在中國只有3.3%。因此,天然氣還有很廣闊的空間。
《第一財經日報》:你曾是中石油海外業務的主要負責人,海外戰略上你有何構想?
周吉平:我們正在加緊評價和研究相關項目,應該說機會是很多,但適合的才會做。我們認為,收購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這些項目最好在我們已有的幾個大型國際合作區內;收購項目還要提高協同效應、重視回報率,F在,海外業務的產量占公司總產量不到9%,約8.7%,海外項目的稅前利潤也占總體利潤的18.2%,這都不高,所以我們就要充分利用當前低油價形勢去做。
《第一財經日報》:現在有什么海外的機會了嗎?
周吉平:伊拉克已敞開大門了,現在與他們合作,外方股份可超過50%,這標志著資源國的開放。而且,國際能源投資緊缺和油氣資產價值在下降等有利因素都出現了,一定要抓住機遇。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對于中國石油而言,還有哪些業務要重點抓好?
周吉平:資源勘探肯定放在首位;原油生產要穩定,大慶要穩產4000萬噸、長慶增產至5000萬噸;天然氣產量仍要大幅增長。
另外,煉油將是我們的一個增長點。過去煉油大幅虧損的原因很多,如國家宏觀調控、油價暴跌等,今年煉油一定要加強。而擴大國際合作、尋求更多合作項目也是任務之一,F在,我們不僅與委內瑞拉合作,還有一些大石油公司如BP、殼牌等,我們都在探討和研究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