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中國未來能源發展格局趨勢分析
來源:南方都市報 時間:2009-3-22 11:37:55 用手機瀏覽

  燃油稅推動新能源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石油需求不斷增加,由于資源匱乏,我國從1993年由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達到50%.尋找石油資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而且,我國石油利用效率低、單耗水平高、浪費現象嚴重。我國單位GDP石油消耗和機動車每百公里油耗都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水平。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耗油量急劇增加,燃油污染也日益嚴重。目前大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為保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費。

  其實,燃油稅的推出只是國家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一個步驟,新能源才是未來的方向。天相投顧首席研究員仇彥英表示,按照國際慣例,燃油稅它是一項以提高油品價格來控制消費總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財政政策,并非僅僅“稅費之間的轉換”。第一次石油危機后,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開始或加大燃油稅征收的力度,從燃油稅征收的效果來看,這些國家高燃油稅的征收不僅降低國家經濟對國際原油的依賴,而且還帶動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4萬億投資:新能源能分到多少?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09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其中也提到了要“組織實施好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化專項”。

  據業內人士分析,受擴大內需的政策影響,新能源作為新興產業,在替代現有石油、煤炭等能源及節能環保方面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有望成為政策重點扶持的行業。對于中央為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4萬億投資,眾多行業都希望可以從中分一杯羹。據預測,4萬億元的巨額投資涵蓋了對核電、風電、水電、環保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核電反過來也成為能源領域拉動內需的方向之一。

  新能源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正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12月4日,中美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上就能源與環境合作達成5項具體成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加強中美能源與環境合作是此次對話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專題會議上,兩國領導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回顧了今年6月簽署能源和環境十年合作框架協議文件以來取得的積極進展,并就加強能源與環境合作達成以下5項具體成果,在電力、清潔水、清潔交通、清潔大氣、森林與濕地保護5個領域完成了啟動行動計劃的準備。

  在中美最高規格的經濟戰略對話上,達成的成果不是關于人民幣的問題,而是新能源領域合作問題,可見中美雙方對新能源領域的重視。對此,金證顧問認為,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油價暴漲暴跌及實體經濟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中美兩大經濟大國在發展新能源方面達成長期合作意向,不僅會對能源產業轉型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也將對全球新能源發展奠定新的基礎,并且對我國經濟轉型產生積極影響。

  政策扶持:新能源大勢所趨

  作為一個新的產業,新能源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推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國已經相繼公布了一系列措施。

  以經濟最發達的美國為例,一個月后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針對乙醇燃料、混合動力汽車、新能源等政策提出了詳細的目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配額的限定,即2013年10%、2025年25%的配比,這意味著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的啟動。業內人士稱,雖然奧巴馬關于基礎設施的經濟刺激計劃尚不明確,但其依靠新能源吸納投資、創造就業,進一步帶領美國經濟走出衰退的"新能源經濟"思路已經非常明確。

  其他國家在新能源戰略方面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法國政府的總體目標是2020年將法國可再生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日本政府發布"太陽能發電普及行動計劃";芬蘭政府擬大幅提高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計劃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全國能耗占比從目前的29%大幅提到至38%.美國報告指出新能源將成為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25年,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代替石油成為人類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一輪新能源熱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

  具體到中國,我國把新能源放在十一五規劃中重要的位置,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生產消費可再生能源,使其在一次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例由06年末的7%,提高到2010年的10%,進而到2020年的16%,14年內提高9個百分點。從各類新能源的發展規劃來看,未來10~15年內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所長嚴陸光院士12月1日表示:降低煤炭的份額、增大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份額將是我國未來能源結構調整的主要發展方向,而可再生能源持續穩定、大規模高速的發展必須有賴于強有力的科技發展和政策措施,需要設立國家重大專項來規劃部署,促進其快速、高效發展。

  在我國遠期能源構成方面,嚴陸光院士認為,2050年煤炭占全國總能耗的份額將由2005年的70%降至40%,石油約占20%,天然氣約占10%,水電約占6%,核電約占9%,其余15%將來源于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質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

  嚴陸光院士對于我國21世紀上半葉的能源可持續發展體系構想為:一是繼續發揮煤炭的重要作用、二是開源節流,保障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三是充分發展水電與核電、四是大規模發展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五是大力支持未來新型能源的研究發展。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孟憲淦:儲能或可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利用加速 產業化仍需時日
恒大新能源產業香港借殼上市 多元化戰略再加速
報告稱2012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2440億美元
一季度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下降22% 中美均下降
孫楨:未來節能減排的工作重點在于懲罰高碳
李碧浩:清潔技術領域將成創業者新的掘金熱土
生物質能發電市場升溫 秸稈成本控制是關鍵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