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零投資”節能模式在武漢市場遇冷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09-2-5 9:38:44 用手機瀏覽

  不要企業花1分錢,由我們出技術和設備幫助節能降耗,唯一的回報是從節電費用中分點成?晌遗芤患乙苯鸸こ坦3個多月,還是簽不了單。”昨日,武漢一家節能公司為此一臉困惑。

  所說的與企業聯手節能運作模式,業內人士稱之為“合同能源管理”。而那家不愿受助節能的冶金工程公司,多年來因用電設備耗能大,每年都被罰多交電費逾百萬元。

  很受國外及沿海等地區企業歡迎的“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不想在武漢企業中遇冷。

  “全市中小企業超過10萬戶,但也只有40多家企業通過平臺,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運用節能技術!弊蛉,市綜合節能優化技術服務平臺負責人張紅也證實,目前全市實施或部分實施節能改造的工業企業不到一成,“這是一個讓人尷尬的數字”。

  武漢市經委經濟運行處是工業企業節能主管部門。該處處長唐建明分析,“合同能源管理”在漢遇冷,原因有三:部分規模大、實力強的企業有實力自購節能技術和設備,不愿與專業節能服務機構分享節能收益;目前無健全的能耗統計、審計體制,缺乏具有權威性的節能效果認定方式,不少企業不敢相信節能技術及節能效果;有的企業能耗還不大,并不在意節能降耗下來的那點小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節能積極性不高。

  唐建明建議,下一步政府在加大節能推廣專項資金的投入的同時,還應調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合同能源管理”,并出臺相應的節能法規,以指導和規范我市“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保障專業節能服務機構和受服務企業雙方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融資租賃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的兩種主要模式
融資租賃破解合同能源管理節能商業模式困局
袁淦麟:積極發展成立武漢自愿性碳交易市場
《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通過國家標準審查
LED路燈零投資遭拒 EMC模式水土不服
碳交易的基本原理以及產生與發展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新政撬動中國3000億節能市場
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模式將被納入政府采購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