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
新的一年剛剛開始,“保八戰役”就悄然打響,全國上下都在為今年實現GDP增長8%的目標而努力。
保增長、擴內需、促就業,在金融危機影響日漸深入的背景下,這幾個關鍵詞成為2009年新的主題。
然而,在以GDP增長為核心的經濟環境下,節能減排雙目標能否實現依然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話題。金融危機,究竟是節能減排的挑戰還是機遇?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們怎樣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郁聰給我們作了如下解讀。
高耗能投資可能反彈
從國家層面來看,去年11月提出的4萬億元資金將在今年陸續投入,鋼鐵、汽車行業的振興計劃日前已經正式推出,石化、紡織等行業的振興計劃正在緊張制定,不久也將陸續推出。各地方政府為拉動本地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投資、消費需求,也出臺了許多新的辦法。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保八戰役”的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郁聰認為,“為保持GDP增長可能導致各級政府放松節能工作,特別是4萬億元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可能致使高耗能行業投資的反彈”。
郁聰還表示,石油、煤炭等基礎能源價格的下降,對節能內在動力產生了不利影響,相比高油價時期,節能帶來的利益驅動和社會的節能意識顯然有所下降。同時,設備開工不足可能造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無論是高耗能投資反彈,還是節能意識降低,或者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都會或多或少對2009年的節能減排工作造成影響,并阻礙“十一五”節能減排總目標的最終實現。
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如果資金再次投入到高耗能產業中,一味強調快速增長而忽視“好”字當頭,就可能導致經濟增長與此前提倡的抑制高耗能產業發展的思路相違背,致使產業結構出現“逆向調整”,這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目標產生不利影響。郁聰建議:“一定要堅持優化投資結構,警惕產業結構的逆向調整!
實現結構節能的良機
放緩的經濟增速常伴隨著能源消費的低增長,從這個角度講,金融危機有利于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同時,節能產業是拉動內需的重要方面,如節能家電、節能汽車等等。如果能夠保證投資,配以良好的政策措施,那么節能產業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支撐點,從而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推動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金融危機還是實現結構節能、促進結構調整的良機。
“去年一季度我國就出現了高耗能產業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而三季度起,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高耗能產業的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發展受到不利影響。”郁聰認為,“這種情況下,淘汰一些高耗能產業的產能,將有助于我國實現結構節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在我國,節能降耗的根本途徑在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有這樣一個例子,如果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比重相應下降1個百分點,則每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可減少2800萬噸以上標準煤,相當于萬元GDP能耗降低1.3個百分點。這證明,技術節能只能完成節能目標的30%至40%。
同時,技術節能的效果還有可能被落后的產業結構所削減。2006至2007年,我國因技術進步帶來的節能量達到了1.6億噸標準煤,但是結構重型化抵消了技術進步、技術改造、加強管理帶來的節能量,使得單位GDP能耗下降小于預期。
抓結構調整才抓住了節能減排的根本!敖鹑谖C正是我們調整結構、優勝劣汰、重新調整資源分配的有利時機!庇袈敱硎尽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