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去年,沈陽市結合“優化結構年”活動,把節能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取得了積極進展。
去年,全市共對10個新建重點節能項目開展能評工作,限制水泥、玻璃等六大高耗能產業發展,通過關停并轉,共關停、整頓落后企業151家,搬遷改造企業30余家,淘汰鍋爐105臺、改造鍋爐47臺,徹底拆除了產能落后的紅梅味精廠谷氨酸生產線。
在商業領域,全市把28戶大型零售企業能耗情況納入日常監測體系。市商業局組織6戶節能服務公司對中興等重點大型商業企業進行了節能降耗綜合診斷,商業城的地源熱—冰蓄冷綜合供暖、制冷系統項目被國家評為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
在旅游服務領域,全市星級飯店積極參加了綠色旅游飯店的創建活動,其中有4家飯店被評為金葉級綠色旅游飯店;16家飯店被評為銀葉級綠色旅游飯店。
在交通運輸領域,全市更新公交車1559輛,出租車1590輛;積極推進液力緩速節能技術在公交行業的應用,目前已經在沈撫城際客運20輛車上使用。
在城市建設領域,一是新建民用建筑嚴格按照建筑節能標準設計和制造;在金廊沿線除進行了獨立供電系統改造和燈光集中控制系統外,540處亮化點采用了LED等高效照明燈具,節電率70%以上,主要街路牌匾及戶外廣告設施全部改為LED光源。二是繼續推廣地源熱泵技術。去年,全市新增節能建筑約1100萬平方米,新增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面積1618.49萬平方米。三是積極推廣新能源。實施老虎沖和大辛兩個垃圾填埋場沼氣發電工程建設,其中老虎沖一期并網發電,年發電量1300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