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市垃圾能源的利用作為一項新興的能源產業,正迅速在全球蓬勃發展,F在全球有800多座填埋氣發電廠在運行,填埋氣作為一種新能源,其開發前景廣闊。在發達國家,由政府投資建設規范的垃圾填埋場,同時鋪設氣體收集裝置,然后將氣體使用權向社會公開拍賣,開發商通過競標獲取氣體使用權。一般5~10年之內即可收回氣體收集利用裝置的投資。這種做法一方面規范了填埋場建設,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開發商投資風險,提高了開發商的積極性。
2000年美國全國共有2541個垃圾填埋場。小型垃圾填埋場收集的氣體主要采用直接燃燒的方式進行處理,法律規定年收集10萬噸以上垃圾的填埋場就有義務將填埋氣體進行回收轉變為能源。從1981年美國第一座垃圾填埋氣體發電廠落成到2000年,美國已先后建設了299套填埋氣發電機組。其中伊利諾斯州的垃圾填埋氣發電廠,占地61公頃,填埋180萬噸垃圾,其發電能力相當于每年用2.8萬桶石油的發電量。
荷蘭1991年就已頒布城市垃圾填埋氣發電計劃,并投資8000多萬美元,建造了幾座大型填埋氣發電廠。荷蘭北部威達斯特垃圾氣田,儲有1500萬噸生活垃圾,每小時可產生填埋氣體5000m3,可轉化為4.5兆瓦的電能。到2000年,荷蘭全國垃圾填埋氣利用達2.5億m3以上,可供荷蘭全國30多萬個家庭的用電量。
英國將填埋氣收集利用納入可再生能源范疇加以支持,并已成為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可再生能源發電中成本最低的技術之一。英國目前垃圾填埋氣體發電能力達18兆瓦。英國能源部擬將在10年內再投資1.5億英鎊興建一批填埋氣發電廠。除了以上國家以外,法國、芬蘭、日本、瑞典都有大型垃圾填埋氣發電站在運行。
國內多個填埋場在近年來也開展了填埋氣發電利用項目的實施。國內填埋氣發電利用除了資源化以外,還可以申請清潔發展機制(CDM)交易[2],這一點不但可以讓項目得到較高的投資回報,還可減少以幫助當地政府完成“減排指標”。目前,廣州、上海、杭州、蘇州、濟南等都已經建成運行了填埋氣發電設施,目前運行狀況良好。還有很多填埋場正在進行相應的評估,將來大中型填埋場都將要建設填埋氣利用設施,填埋氣發電利用的前景非常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