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18工業增速在合理區間 增值有望達30萬億元 |
來源:央廣網 時間:2019-1-20 23:00:51 用手機瀏覽 |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主動調結構、防風險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工業增速連續幾個月出現放緩趨勢。去年9月份以來,工業增速回落到6%以下,企業界的焦慮感有所上升,關于工業增速是否滑出合理區間這一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目前工業經濟整體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實際運行結果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好一些。
工業經濟整體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辛國斌表示,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繼續保持世界首位,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從整體來看,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即使12月份保持低速增長,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還是有保證的”,辛國斌強調,從各個工業指標來看,前11個月全國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長11.8%,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了0.16個百分點。在投資方面,因為企業效益好轉、節能環保改造提速以及新興產業培育加快等因素,前11個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5%,回升到了近年來的較高水平。
新舊動能轉化期造成工業經濟波動
針對目前存在的工業經濟整體運行增速放緩趨勢,辛國斌坦言,短期出現一些波動,屬正,F象。
首先,增速放緩是工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辛國斌舉例,在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一大批“散亂污”企業出清,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些行業和地區的工業產值!暗@些企業的出清,也為先進合規產能騰出了市場空間。在鋼鐵行業,通過化解鋼鐵過剩產能,行業生產經營秩序得到了很大改善,市場價格也在逐步回升”。記者了解到,前三季度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8.1%,前11個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了50.2%,效益情況良好。
除此之外,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期,一些行業對增長的拉動作用減緩,而新動能還不足以抵消一些傳統行業經濟下降帶來的影響,從而減緩了工業經濟的發展。但是新動能發展已經開始釋放積極信號。
從整體工業情況來看,在傳統制造業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高技術制造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前11個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1.8%,明顯快于整體工業增速,其在整體工業中的比重又有所提高,達到了13.6%。
從汽車行業來看,雖然受到政策因素等影響,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781萬輛和2808萬輛,比上年分別下降了4.2%和2.8%。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2018年產銷量達到了127萬輛和1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9%和61.7%。隨著新的環保標準實施、三四線城市的需求不斷釋放,2019年的汽車產銷形勢應該保持樂觀。
重點落實汽車、船舶等行業開放政策
前幾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2019年七項重點工作任務之首。強調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外部環境面臨挑戰、內部面臨轉型調整期,談及2019年工信部將有何實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辛國斌表示將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體系,重點是政策體系、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二是增強制造業創新能力,重點抓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工業強基等專項工程的實施。三是深化制造業結構調整,重點是堅持不懈去產能,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培育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四是培育更具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深入貫徹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推動落實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五是優化制造業發展環境,重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成本負擔,穩定國內有效需求。六是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重點是落實汽車、船舶等行業的開放政策,促進裝備制造和國際產能合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