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決定提高大排量車稅率、降低小排量車稅率,此舉對于遏制多年來國人購車觀念盲目崇尚"豪華、大排量"無疑是一招頗為凌厲的殺手锏。然而,汽車消費"新政"能否改變中國國情,讓國人的汽車消費真正戴上節能"緊箍咒"?
新政策在車市引起反響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出通知,9月1日起大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提高,小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降低。根據調整方案: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車,稅率由15%上調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車,稅率由20%上調至40%。與此同時,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車,稅率則由3%下調至1%。
新消費稅政策出臺后即在車市引起反響,市場反應最敏感的當屬大排量進口車。一時間,進口豪華車競相漲價。
更加令人關注的是,汽車消費稅調整新政策出臺,不僅直接導致豪華大排量車價格上漲,其銷量也呈現不減反增的態勢。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車產業研究室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份上海上牌進口車共1661輛,同比增長47.12%。這一數據,在近期國內乘用車銷量不斷下滑的背景下更顯突出。
對此,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車產業研究室分析師朱君奕解釋說:"在汽車消費稅出臺前,市場上就出現大排量汽車加緊銷售的情況。進口車一半是大排量汽車,不排除進口車商突擊囤貨,坐等新消費稅實施后漲價獲利。"而小排量汽車消費稅下調政策卻似乎對市場影響有限,上海派安汽車銷售公司的耿進表示,消費稅調整對小排量汽車市場的整體影響不大,銷售情況穩定。因為畢竟國內主流小排量汽車集中在1.2升至1.5升之間,并非此次調整范圍。
新策棒喝"油老虎"
對于本次消費稅調整新政,業內很多人士認為,從實際效果而言,"抑大"作用應該遠遠大于"揚小"。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市場上排量在1.0升以下的轎車主要有三款:奇瑞QQ、SPARK樂馳和長安奔奔,售價在2.5萬元至4萬元。消費稅下調意味著消費者享受的優惠不超過800元,很難對這個市場有實質性拉動。而對于大排量車,其最高消費稅率可達微車的40倍,力度不可謂不大,也顯示了政策制定者倡導節能的導向。
上海一家外資醫藥企業的銷售經理陳家棟正準備換車,原已相中一款排量3.5升的國產中高級轎車,知道消費稅要調整,他還是考慮重新挑選3.0以下的車型。"其實在城市里日常使用并沒有很大區別,畢竟不值得多花幾萬塊,何況油價上漲也是要考慮的。"
專家指出,今年以來,國際油價飆漲,國內一些城市屢現"油荒",成品油價格也大幅上調,這些現在無不透露著一個信號:能源壓力正在加大。這也迫使作為耗能大戶的汽車業不得不走上節能減排這條路。事實上,國人買車青睞大排量而輕視小排量,從長遠來說也將成為限制我國汽車產業規模增長、升級換代的"觀念瓶頸"。因此,通過調整消費稅,調控大排量汽車發展規模勢在必行。
數據表明,即使在全球都為石油漲價繃緊神經的今年,國內汽車銷量增長最強勁的還是以油耗大著稱的SUV,前七個月全國累計銷量已超過24.6萬輛,同比猛增40%,幾乎是其他各類乘用車的4倍。而就進口車而言,小排量微型車正在不斷萎縮,大排量豪華車卻迅猛增長。僅在7月,上海上牌的進口豪華車、中高級車近5000輛,而進口微型車僅138輛,仍在不斷減少。
"調查表明,中國購車者非常重視汽車排量,而且以開大排量車為有面子。新消費稅對大排量車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可以向購車者傳達一種信息:在目前的能源、資源環境下,盲目追求大排量的豪華'油老虎',并不合時宜。"上海翔通汽車咨詢有限公司運營總監葉盛表示,希望汽車消費稅新政策能收到"抑大揚小"的效果。
但也有專家擔憂,即使出臺如此政策,仍不能抑制國人爭購"油老虎"的熱情。"新稅率一出,百萬元豪華車可能就要多繳20萬元的稅,對高油耗大排量汽車調控力度不能說不大。"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預測說,但短期之內,新稅率還難以從根本上沖擊國人的購車觀念。他舉例指出,今年上半年國內銷售排量3升以上乘用車8萬多輛,約占銷售總量的2.5%,消費稅調整后,這部分需求仍將維持在2%左右。加之消費稅調整對小排量汽車的促進作用有限,所以"整體節能降耗效益可能仍不是非常理想"。
"揚小抑大"仍需多管齊下
在國際能源供應壓力日益擴大、國家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調整汽車消費稅"揚小抑大"的主旨不言自明。近年來,國家對汽車業降低能耗、減少排放、鼓勵小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