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能源產業低碳轉型最缺啥?人才、行動、國際合作、技術創新,你選哪個?
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18-10-29 11:00:44 用手機瀏覽

自2015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達成《巴黎協定》以來,實現清潔、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同的奮斗目標,諸多國家積極采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發展、促進全面低碳轉型。中國在這場低碳轉型大潮中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在能源領域,從淘汰落后的傳統化石能源產能,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再到鼓勵提升能效、減少排放,一系列的舉措推動著中國能源產業在低碳轉型的路上不斷前行。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能源行業的低碳轉型也不斷迎來新的壓力和挑戰。為此,中國能源業應該從何入手,調整應對?還有哪些有待探索的低碳轉型發展空間?又如何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針對這些問題,能源基金會(美國)北京辦事處總裁鄒驥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給出了詳盡而中肯的建議。
 
文丨李慧
 
低碳發展離不開能源產業參與
 
中國能源報:近年來,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的低碳轉型行動。目前,中國的低碳發展整體呈現出哪些特點?
 
鄒驥:探討一個國家的低碳發展,不能脫離國家的基本國情。當前,中國還處于發展中階段,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等都還在進行當中。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還有40%左右的人口在農村。這就意味著中國的制造業仍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持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在一段時間內仍有上升空間。
 
與此同時,中國又是一個很特殊的發展中國家,是一個處于轉折過程中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初步條件,可以將效率、質量等提升到新的高度,更加接近現代化。特別是具備了在低碳領域實現創新的條件,能夠開拓一條新的低碳發展的路徑,在實現持續增長的同時放緩排放增長的速度。這其中就包括能源產業,因其結構也處于調整變化階段,完全有條件走低碳發展的道路。
 
此外,中國現階段還有一個特點,即科學技術發展十分活躍。近年來,能效、可再生能源等清潔低碳技術均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本也不斷下降。
 
所有這些既是中國現階段的特點,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低碳發展的優勢所在,它們使得中國的低碳發展有別于全球許多國家。
 
中國能源報:推動實現低碳發展,對中國能源業而言意味著什么?將給能源業帶來哪些觸動?
 
鄒驥:實現低碳發展,既離不開能源產業的積極參與,同時也是能源產業自身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國提出建設現代化強國,而從世界發展大勢來看,現代化的目標中就應該包含低碳的成分。而能源業作為現代化建設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應該具有“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決心,從長遠出發,加快行動,實現低碳轉型。
 
當前的科技發展變革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比如,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能效的提升、儲能技術的發展等等。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推動能源業加快低碳轉型的速度,不斷增加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占比。
 
當然,推動低碳發展,對能源業的影響也是巨大而深遠的,將使未來的產業和技術戰略布局均發生變化。以電力系統為例,實現低碳化就要求一次能源、發電、終端使用三個環節全面進行低碳部署,缺一不可。
 
事實上,中國早在2014年即提出了能源革命,目標就是要實現清潔、可持續的、安全的、能夠支撐人類持續繁榮發展的能源基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能源行業必須抓住歷史機遇、主動有為,這樣才有可能為整個經濟的現代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否則就可能要拖整個經濟現代化的后腿。
 
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國能源報:現階段,能源業實現低碳轉型還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
 
鄒驥:低碳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實施起來的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能源行業的低碳轉型也不例外。雖然近年來,中國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清潔低碳發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面臨許多挑戰。比如在技術層面,雖然科技創新層出不窮,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技術發展已經推動成本大大下降,但跨領域的低碳技術仍缺乏突破。
 
另外,在相關配套基礎設施方面,如管網、輸配電設施、儲能裝置等的建設,還存在長期規劃不足、空間統籌不夠等問題。此外,當前的能源市場結構調整、資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諸多挑戰。
 
同時,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如果體制機制這個生產關系的改革無法促進生產力,那就不是好的改革。
 
中國能源報: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能源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克服困難,更好地實現低碳轉型?
 
鄒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源產業的低碳轉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因此,我們在規劃過程中需要將近、中、長期目標銜接起來,要有長遠考慮,但同時也要即刻采取行動。
 
在技術領域,要抓住時機,加快推動低碳技術的創新速度,令其能夠盡早實現飛躍式發展。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通盤考慮、從長期角度出發,進一步優化配置。此外,還應該加快推動能源領域的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打破壟斷,引入市場機制。比如,近期實施的售電改革,就是很好的突破口。
 
而所有這些部署,都可以通過頂層設計先行,然后再通過區域試點進行推廣擴大,同時還要對其有效性進行預估,從而更好地結合近、中、長期目標,推動能源業的低碳轉型。
 
加強國際合作
 
中國能源報:在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共同努力目標的今天,對于我國低碳轉型中遇到的挑戰,國際上是否有可以借鑒的經驗?
 
鄒驥:當前,在全球范圍內,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以美國為例,盡管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以加州為首的17個州卻表示要繼續履行《巴黎協定》的義務,加州甚至還提高了其溫室氣體排放的限制標準。
 
從國際的經驗來看,推動低碳轉型,首先應該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要具備前瞻性和探索的勇氣。比如加州,作為全球的創新中心之一,看到了低碳的未來,因此設立了自己的極具雄心的低碳發展目標。中國制定的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同樣也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考慮。
 
其次,在技術創新方面,國際上也有許多鼓勵技術研發創新的機制值得借鑒。中國的諸多開發區、技術研發集中區域也可以通過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
 
同時,還有碳市場的運行、低碳技術開發融資等方面,國際上也有豐富而成熟的經驗可以參考。
 
中國能源報:能源行業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加強在低碳轉型方面的國際合作?
 
鄒驥:國際間的低碳轉型合作可謂是多層次、全方位的,并且覆蓋不同的領域。對能源行業而言,首先還是需要從上到下建立起低碳的意識,這樣才能順應全球的潮流,便于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需要有一批“動腦筋”的人,智庫、專家學者為行業提煉低碳轉型的經驗、思想。同時,政府部門也需要做出科學的頂層設計,從政策層面為低碳轉型提供支持。
 
第二,多種方式交流與合作,“邊做邊學”。能源行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在國際上開展不同層面的“對話”,例如參觀訪問、學術交流、話題研討等,學習先進低碳意識、理念、經驗等,并通過交流尋找合作機會,通過合作學習到更多的先進經驗。
 
第三,要有一批致力于促進多方合作的人。能源基金會就是這樣的“促進者”之一,尋找機會,促進產業界、金融界、科技界、學術界等不同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中國的低碳轉型與繁榮發展。
 
總體而言,能源業合作探索低碳轉型的途徑、方法非常多,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將合作成果落實到日常的行動當中,設計實際項目,在戰略政策交流對話、聯合政策研究、聯合技術研發、聯合投融資、聯合能力建設、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創造更多合作機會,令其真正發揮效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4)》主要研究結果
許勤華:低碳發展是解決霧霾問題的根本出路
解振華:市場機制是促進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
解振華:市場機制是促進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
鄧楠: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存在三大難題
解振華:大力提升公眾意識 努力推動低碳發展
萬鋼:加強科技創新 促進新能源發展
中國新能源產業將在經濟危機中興起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