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千年光陰,歷史車輪碾過歲月的塵土,一條駝鈴古道演繹著東西方的文化交融;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將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與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將全球打造成為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綜合性建設運營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不斷發揮能源電力、水資源與環境、基礎設施三大主業的核心優勢,以戰略作支撐、以創新為突破、以質量占高地、以責任顯擔當,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能源合作的排頭兵,開啟了逐夢全球化的“電建模式”。
中國電建黨委書記、董事長晏志勇說,中國電建貫徹“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揮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獨特優勢,創新提出并實施“高端切入、規劃先行,技術先進、質量優良,風險可控、效益保障,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新理念、新方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龍頭企業,成為全球清潔低碳能源、水資源與環境建設領域的引領者,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骨干力量。
堅持戰略引領與“一帶一路”同頻共振
2018年8月19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
在南亞地區單體最大的污水處理項目———達舍爾甘地污水處理項目開工儀式現場,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激動地說:“孟中兩國的合作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中國是我們實現夢想道路上可信賴的伙伴。”
這是中國電建積極響應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走出去”贏得項目所在國領導人高度認可的鏡頭之一。
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廣闊發展空間,中國電建立足于“懂水熟電,擅規劃設計,長施工建造,能投資運營”的獨特優勢,將“國際優先戰略”升級,提出“全球發展戰略”,制定了“國際業務集團化、國際經營屬地化、集團公司全球化”三步走的國際發展戰略。
“‘三步走’戰略是中國電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電建全面推動改革創新,適應國際市場更趨激烈的競爭環境,整合國際人才和骨干力量、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标讨居氯绱私庾x。
這是一次戰略升級的智慧碰撞,更是一場與時代精神的同頻共振。
早在1964年,中國電建承建幾內亞金康水電站、成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電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執行1449份工程項目合同,合同總額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長16.72%;僅2017年全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別市場新簽合同額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39.94%。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電建具有先發優勢,積累并擁有了世界一流的綜合工程建設施工能力、世界頂尖的壩工技術、世界領先的水電站機電安裝施工、高等級鐵路工程施工、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地基基礎處理、特大型地下洞室施工、巖土高邊坡加固處理、砂石料制備施工等技術與人才資源。
目前,中國電建的國際業務形成了以水利、電力建設為核心,涉及公路和軌道交通、市政、房建、水處理等領域綜合發展的“大土木、大建筑”多元化市場結構;形成了以亞洲、非洲國家為主,輻射美洲、大洋洲和東歐等高端市場的多元化格局,搭建起了遍布全球的市場營銷網絡。國際業務范圍大都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均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能源合作的需要。
如果說,時間見證了中國電建“一帶一路”發展的軌跡,那么,數字則實實在在體現了中國電建發展的成就。
根據EN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建在全球工程設計公司150強中列第2位,連續4年領跑中資企業第一;在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強中列第6位,在上榜中資企業中排名第5位。兩項排名在電力行業領域均位列全球第一。
創新商業模式為國際產能合作注入新活力
在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及投資持續深化、表現強勁,“一帶一路”也成為全球重要的區域經濟增長點。
“高端切入、規劃先行,技術先進、質量優良,風險可控、效益保障,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這是中國電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新理念、新方式。
中國電建積極探索“資源、工程、融資、投資、運營”捆綁模式,積累了項目“打捆”開發的綜合解決能力。同時采用產融結合、資本運營、兼并并購等,探索開展了承包、股權投資、直接投資、BT、BOT、聯合開發第三方市場等多種合作模式。
5年來,在政府的引導和指導下,中國電建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專項規劃、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規劃、中國—東盟綠色能源網絡規劃、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規劃、中亞能源合作規劃、中國與東南亞四國電力合作規劃等重點任務;
5年來,中國電建先后對全球126個國別組織開展了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的行業規劃研究,完成規劃研究報告131份,在“一帶一路”65個重點國別中的45個國家完成了38份能源電力及基礎設施規劃研究報告;
5年來,中國電建專門設立了3億元額度的國際重大項目前期規劃專項資金,支持成員企業選擇有潛力的國別市場,為東道國提供資源普查、咨詢、規劃、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形成“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儲備庫,并積極爭取進入政府間“一攬子”合作框架。
憑借卓越的國際業務模式創新能力,在緊貼市場脈搏的信號中,中國電建成功推動了第一個賣方出口信貸EPC項目———伊朗塔里干水電站;非洲第一個大型混合貸款項目———加納布維水電站項目;中國在拉美地區第一個單體合同金額最大的水電站項目———厄瓜多爾CCS水電站項目;成功推動了第一個在未建交國家的融資項目———洪都拉斯帕圖卡Ⅲ水電站項目;成功簽署了第一個使用優買的投資項目———津巴布韋旺吉燃煤電站的貸款協議;以“規劃+FEPC”模式成功簽約喀麥隆頌東水電站項目;以小比例參股投資拉動EPC總承包模式簽署了孟加拉國艾薩拉姆燃煤電站項目;以固定收益模式簽約了秘魯亞馬孫河道疏浚工程;以EPC完工擔保模式簽署了印尼
巴丹圖魯水電站項目……巴基斯坦卡西姆電站首次嘗試了混合所有制投資形式,由中國電建和卡塔爾王室AMC公司,分別按照51%和49%的比例出資建設。中方優質產能與當地資源實現了對接,為緩解巴基斯坦電力短缺開辟了新途徑,同時也開創了中國公司和國外公司聯合在境外開展電力項目投資的先河。
同時,中國電建始終秉承“合作共贏”理念,一直致力于加強同產業鏈上下游各領域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積極帶動國內工程技術標準和裝備制造攜手“走出去”,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生命共同體。
不論是目前非洲最大、中阿首個光伏電站合作項目———阿爾及利亞233光伏電站項目,還是厄瓜多爾歷史上外資投入金額最大、規模最大的水電站項目———科卡科多辛克雷水電站項目,均直接帶動了國內三四十余家企業的“組團出!。
緊跟“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電建正在打破傳統地理空間的限制,打造著全球合作共贏的新平臺。
分享先進技術樹立“走出去”的良好口碑
2015年12月4日,在“中非裝備制造業展”上,“埃塞阿達瑪二期風電項目”模型正在展臺上模擬運轉,這是中國企業在埃塞俄比亞承建的非洲第二大風電項目,為非洲帶來了清潔能源。
由中國電建承建的阿達瑪風電項目,是埃塞俄比亞第一個5年計劃期間的重點工程,是中埃兩國在風電領域的第一個合作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技術、標準、管理、設備整體走出去的風電項目。
中國電建把創新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堅持輸出先進技術和優勢產能。從傳統設計到數字化集成設計,從傳統粗放施工到精細高效施工,從生產制造到生產、研發、服務一體化,從傳統工程承包到施工總承包和投資承包,通過集成全產業鏈一體化資源,為項目所在國家設計建造優質項目并提供優質服務。
從埃塞俄比亞跨過紅海,來到印尼。在這里,中國高鐵“走出去”的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正以國際合作的新模式,閃亮登場。雅萬高鐵項目是我國和印尼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共同推動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是造福印尼人民的旗艦工程。參與鐵路建設的中國電建,也在其“一帶一路”和全球化發展版圖上再添靚麗色彩。
貫通南北絲路關鍵樞紐的“中巴經濟走廊”,被稱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卡西姆港燃煤電站項目,采用國內最先進的超臨界燃煤機組,首次在巴基斯坦燃煤電廠采用海水淡化水源作為全廠的生產、生活用水,首次實現了全廠淡水廢水零排放,淡水污水廢水全部回收綜合利用。
塔帕爾風電項目、薩菲爾風電項目、大沃風電項目……這些已經或即將投產發電的電力項目,作為“一帶一路”的早期成果,不僅詮釋著新時期的中巴友誼,更樹立起“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典范,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引擎。
在非洲,喀麥隆拉格都水電站是當時我國最大的援外水電工程之一,也是喀麥隆北方電網的骨干電廠;科特迪瓦蘇布雷水電站是當地最大的水電站工程;埃塞俄比亞泰克澤水電站是非洲最高的混凝土雙曲拱壩,電站發電量相當于埃塞俄比亞全國總發電量的40%,成為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標志性工程;由中國電建總承包的摩洛哥努奧二期和三期太陽光聚熱電站項目,建成后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太陽能聚熱電站。
在亞洲、非洲形成項目集群的模式下,中國電建的海外業務也輻射到了歐洲和美洲。
在外高加索南部、歐亞交界處,中國企業首次進入亞美尼亞,參建其南北公路項目,加深了中亞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2018年7月,中國電建簽署阿根廷胡伊風電項目EPC合同,該項目是國際新能源解決方案平臺成立后落地的第一個風電項目,也是中國電建在阿根廷實施的首個大型EPC風電項目群。
為世界奉獻精品工程,一直是中國電建堅持不懈的追求。目前,中國電建擁有30000多名海外專業人才、3000多項技術專利、460多項行業標準,成為“走出去”參與國際行業競爭和分工合作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中國電建在海外承建的水電、火電、光伏和風力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1.3億千瓦。
堅持互利共贏不斷擴大絲路“朋友圈”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隆重召開。
期間,中國電建積極參加主場外交。晏志勇密集拜會了科特迪瓦總統阿拉薩納·瓦塔拉、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等國家領導人,并邀請了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到公司訪問,簽署了圣佩德羅布魯托燃煤電站等一系列項目合作協議,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中國電建始終推行本土化管理,堅持“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結交一方朋友,造福一片社區,改善一方環境”,通過融入項目所在國,增加這個國家的就業、稅收,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實現與當地政府、企業和民眾互利共贏。將合作共贏的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絲路“朋友圈”在不斷擴大。
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中國電建始終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堅持扎根當地,把他鄉作故鄉,把企業發展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堅持深化合作,積極與當地企業合作,既分享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也汲取曾經的失敗教訓,實現利益共享。三是堅持友好相處,尊重當地文化習俗和法律法規,推動跨文化融合,許多外籍雇員都在中國電建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國電建及所屬成員企業在113個國家和地區設有346個駐外機構,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43個國別設有160個駐外機構。
中國電建海外年均雇傭外籍員工達7萬人,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大量的培訓和就業機會。巴基斯坦卡西姆電站建設高峰期巴籍員工多達4000余人;科特迪瓦蘇布雷水電站一個項目就創造了近3000個工作機會,勞動用工屬地化率達到86.9%。
自2009年起,中國電建成功舉辦67期援外培訓班,為亞非拉數十個國家培訓了政府官員1747人,包括副部級及以上官員21人。2018年上半年,中國電建針對“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共舉辦8期援外培訓班,培訓了政府官員196名。
中國電建積極參與當地公共治理,積極開展各類救援活動,并到社區或公益機構從事修建、支教、義診、捐贈、陪伴等關愛服務,與當地公共機構、社區和社會各方面建立成熟、穩定的公共關系,成為可信賴的真誠伙伴。莫桑比克申巴水電站項目,建成后可有效緩解電力緊張、解決當地居民的用電需求;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是贊比亞40年來投資開發的第一個大型水電站項目,大幅提升了南部非洲電網的電力保證率;投資開發的南歐江梯級電站,規劃建設了23個移民村,安置人口12600多人,為當地修建公路500余千米、大中型橋梁20余座。
“無數鈴聲遙過嘖,應馱白練到安西”,唐代詩人張籍的筆下,千年之前古絲綢之路的盛況猶在眼前。如今,“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新機遇,藍圖繪就,未來可期。走進新時代,邁向更高點,中國電建將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按照“三步走”全球發展戰略,用國際化的“電建模式”,全速開啟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