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校長、聚合物資源綠色循環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慶華教授提出一個新觀點:循環再生利用能力是未來重要生產力。
陳慶華認為,利用來源于自然界的礦產和來源于光合作用的生物質資源來開發生活、生產物質(產品)的經濟模式,已造成資源銳減和環境惡化的雙重壓力。將“城市礦產”和生活垃圾等廢舊資源,以材料化或能源化形式進行循環再利用,構建全社會的循環再生利用能力,既可減少原生資源消耗,又可減輕環保的壓力。對于再生資源綠色循環與高值利用課題,陳慶華帶領“再生資源高值利用”創新團隊進行了長期系統的研究,早在2014年就向環保部固廢中心提出“加大國內再生資源開發力度,進口分質增值再生塑料”建議,并身體力行地開展“環境友好材料暨固廢資源化”的新技術、新產品研發。
2015年,陳慶華發起成立中國再生塑料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目前已擁有1000多家成員單位,涵蓋了再生塑料全產業鏈。他與行業專家、企業家一道通過突破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其中,以利樂包為主體的紙塑鋁復合包裝材料、以PET為主體的飲料瓶等技術成果分別在廈門陸海公司、福建百川公司投入工業化生產。
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和塑料消費大國,據統計,我國2017年塑料消費量9700多萬噸,其中廢塑料再生利用量達到3000萬噸,占塑料消費量的30%左右。再生塑料產業多年來為循環經濟、生態環境做出了貢獻。
“現在國家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大力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全國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福州市和廈門市均名列其中。我省要搶抓這個戰略機遇,打造循環經濟體系,打通前端、中端和后端整個產業鏈條,不斷衍生產業價值鏈!标悜c華說。
目前,我省正大力推動再生資源產業發展,促進形成一批以廢塑料、廢橡膠、廢紡織品、廢紙、廢鋼鐵等為原料的資源再利用基地,提高循環再生利用能力。
隨著政府購買服務開啟、PPP模式大范圍推廣、垃圾分類城市擴展、國家綠色價格體系出臺等,一波接一波的政策將助推環衛市場化快速發展。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具有無限的潛力可挖掘。環衛市場也得到主流資本的青睞。越來越多的末端運營企業、環保技術廠商、環衛服務公司、IT企業、回收企業加速進場,環衛市場有望迎來投資高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