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資本 >> 正文
中海油持續大氣量生產保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8-8-29 23:38:41 用手機瀏覽

南海白云深水區,三座平臺矗立海中央,火炬臂上燃起的烈焰映紅了半個天空。源源不斷的天然氣通過兩條海底管道,進入珠海高欄、橫琴終端,匯進陸地管網,輸往粵港澳大灣區的燃氣電廠、工業企業和千家萬戶。

這里是我國海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區——白云深水氣田群。今年,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落實天然氣產能,保障設備設施高效運行,持續保持大氣量生產。1~7月已完成全年產量目標的58.5%,同比增加37%,滿足粵港澳地區的清潔能源之需。

一看產能夠不夠

年初,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總經理靳權接到年度生產計劃時,深感責任之重:白云氣田全年產量將首次超過南海東部油氣總產量的40%。為美麗中國添彩,海氣要承擔更大的使命。

天然氣增產能否實現,要先看產能夠不夠。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從地質油藏保障入手,為大氣量保供落實優質資源。

生產人員合理配產,優化開采策略,力爭最優開采模式,并采取調峰采氣、控水防砂等措施,精心養護每一口氣井。

時隔兩年后,今年白云氣田又啟動了新的開發井建設。第一口開發井在4月底投產后,日產量保持在60萬~75萬立方米。目前,另外3口開發井正實施中,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將優化投產順序,穩步釋放新產能。

今年4月,井下節流降溫新工藝在番禺34-1平臺A02井測試成功,突破了制約白云氣田產能的一大瓶頸。

多個氣田長期受地層高溫的影響,氣井的井筒和套管內部產生較大的熱應力,引起采油樹周圍附屬管線熱應力變形,直接導致井口采油樹不斷“長高”。以往,只能通過限產消除隱患。

研究人員調查國內外的資料,自己動手尋找突破口,在井下安裝節流工具,達到了降溫效果。預計該工藝今年可應用到2~3口氣井,年產能提高1億~1.5億立方米。

二看設施行不行

大氣量生產對人和設備都是新的考驗。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強化基礎管理,提升員工操作技能,組織各設施學習全海域意外關停案例,對照檢查,預先防范,完善標準化操作程序,將裝置意外關停次數減少到2次。截至目前,番禺30-1氣田生產時率達99.79%,荔灣3-1、番禺34/35氣田時率達99.96%,均遠高于計劃。

橫琴終端等設施投產已十多年,部分設備及工藝系統出現老化問題。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邀請氣田原設計單位,對照目前行業內普遍采用的新標準、新規范,將生產運行參數同原設計參數進行比對,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項分析及診斷,尋找影響生產安全的工藝設計缺陷,排查設施設備隱患。

在評估現有問題對生產系統影響的基礎上,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根據氣田最新組分與原設計組分的差異化分析,對控制參數進行實時修正,優化設備設施改造方案,一舉解決長期存在的生產瓶頸和設備本質安全問題。

三看下游怎么樣

天然氣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季節、天氣、經濟活躍度和用戶設備運行情況都會影響市場需求。釋放氣田產能,還需上下游產業鏈間緊密協調配合。

面對瞬息萬變的下游用氣需求,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跳出上游油氣生產方的傳統思維,新設商務代表崗,協調上下游供用氣安排。各方每天敲定第二天的氣量,將供用氣計劃細化到每一天、每一小時。

去年冬季以來,我國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北方多地出現“氣荒”。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迎戰天然氣保供高峰,珠海高欄終端自今年1月3日至春節維持每天1500多萬立方米的外輸氣量,南海天然氣首次反輸西氣東輸二線管道。

“廣東管網廣州—肇慶干線管道開展清管和內檢測作業,暫停代輸西氣東輸二線供應的天然氣,由中國海油天然氣置換中國石油氣量!6月中旬,從廣東省能源局傳來的消息讓白云天然氣作業公司緊急動員起來。海氣作為保供主力,需臨時滿足廣東省用氣需求。

保供期持續到8月18日,白云氣田各設施長時間維持高負荷狀態,每日外輸天然氣增加200萬~300萬立方米,日輸氣量最高達1860萬立方米,創下了南海東部單日最大天然氣外輸量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