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絕佳的掘金模式,卻又一度矛盾地充滿著誘惑與絕望。今年,EMC已經在中國推行了整整十年,十年間,無數的企業歷經命運的跌宕,無數的商人在這里嘗盡五味。新十年的開端,一個契機豁然而現。
一位普通商人的“能源合同管理”掘金之路
EMC是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的簡稱,節能服務公司,致力于1970年起源于歐美等國家的一種節能新機制——合同能源管理。
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外包合同,為客戶提供節能方案設計、設備購買及安裝,運行維護等全過程服務,并保證獲得合同規定的節能量。服務成功后,雙方分享節能收益。節能服務公司從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并獲取利潤。
城市漸漸退到車輪的后面,最后停在一座門庭森嚴的工廠的高墻下,吳鵬趴在車窗上吐著煙圈,“翻過這堵墻,里面全都是金條銀條。”看到記者迷惑的表情,吳鵬得意地笑了,“這是造幣廠。今年,我一定要把它拿下!”
吳鵬是一家節能管理服務公司的總裁。車輪重新滾動,吳鵬“拿下造幣廠”的計劃鋪了一路,“只要交給我,這家廠一年就節約近60萬元的能耗開支。我負責整個節能系統的設計、安裝、管理,一分錢都不要他們出,三年之內,造幣廠與我分享省下的能源費用,三年后,節能效益就由他們‘獨享’,連設備我都送給他們!蓖蝗唬瑓蛆i一腳剎車,手在空中一揮,“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買賣!”
天上掉餡餅的買賣
“35歲生日那天,我辭掉了職業經理人的工作,呼朋喚友張羅著過生日。35歲生日也操辦,沒人信的。我跟他們攤牌說,現在國家在推行EMC項目,什么是EMC?就是節能外包。我幫你省電省煤省水省氣,省出來的錢我們分成。朋友們說,好主意。于是,愿意捧錢場的出錢,一些生意場上的朋友算是入了股;愿意捧人場的出力,幫忙物色一些可能成為我客戶的企業。那個生日宴會,最后在壯闊的財富藍圖下,變成了一場鬧哄哄的創業沙龍!
——采訪的開頭,吳鵬自述了那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生日宴會。
20世紀的最后兩年,中國國民消費以爆炸式的速度拉升,接連升騰的暴富神話更孕育了無數蠢蠢欲動的心,商人們如獵人一般的眼睛在整個經濟森林中機敏地搜索。
1999年的一天,還是某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吳鵬無意中在一份報紙的角落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中國正在提倡發展一種簡稱為EMC的項目。仔細讀了好幾遍這則干癟而充滿術語的報道,吳鵬猛然興奮起來,“就和把工程承包給包工頭一樣,包工頭自帶器械,先墊資金,最后工程完工,和項目方分成拿錢。只不過,這里承包的不是水泥建筑,而是能源!倍叀靶侣劼摬ァ崩铩翱沙掷m發展”一詞反復出現,吳鵬如同發現了打開阿里巴巴山洞的鑰匙。
手忙腳亂的吳鵬開始搜索一切關于EMC的信息。不查不知道,這個模式推進的背后,竟然屹立著“世界銀行”這條金融大鱷,與其比肩而立的,還有“全球環境基金”這座龐大的資金靠山。早在1998年,“全球環境基金”就在中國擲下2200萬美元,世界銀行也提供6300萬美元的貸款支持,于是北京、山東、遼寧三家節能管理服務公司,腳踩著這堆豐厚的金幣,在此后的五年中,為180多家企業實施了200多個節能項目,而三家企業也因此如吹脹的氣球般,使資產總額迅速超過3億元——憑借巨額贈款,這三家企業成為EMC項目一期在中國啟動的典型范例。
理論上,全球水荒、電荒、煤荒此起彼伏,做節能絕對是利國利己;實踐上,三家企業已經完成了商業探路,證明了這是條金光大道——一周后,紅著雙眼興奮異常的吳鵬向公司遞交了辭呈。
那一瓢冷水
“很多年沒拍照了,相機從文件柜底層翻出來時滿是灰塵,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決定走。
我給自己留了影:臉上沾著幾滴泥漿,領帶像一根早已停擺的鐘擺,腳邊的夏花卻漫溢出像劇院帷幔般深紅的裙邊。路沿下,工廠屋頂的天溝里,躺著一些永遠不再著地的皮球,如我!
——吳鵬翻到博客的一頁,良久未語。
五年前,吳鵬被疑為“騙子”和“神經病”,被從這家造幣廠趕了出來。一屁股坐在高墻下,沖地上啐了一口后,他用手機里最后幾元錢給朋友們一一打了電話:“哥們,對不住,你那錢得過幾年再還。到底過幾年,我也不知道,但肯定還。今晚來我家拿欠條!薄獏蛆i那個借生日宴會為由頭的創業起點,在兩年后卻以“騙子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