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能源緊張,環境惡化,使節能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然而,節能不是一句口號,更不能做應景文章。在我國,要想切切實實地把節能工作深入細致地做好,必須正視目前在機制、投資、信息、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創新機制,尋找出一條國家、企業、個人共贏的節能道路,刻不容緩。
“魔鬼在細節”,這是美國人討論影響事物成功與失敗的因素時使用頻率非常高的成語,是指任何細小的事都可以成為“成大事”或“亂大謀”的決定因素。同樣,在我國要想把節能這件事做成功,不但不能忽視“細節”中的大大小小“魔鬼”,更要將這些“魔鬼”逐一清除。
阻礙節能的四大“魔鬼”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在節能工作中主要存在機制、投資、信息、技術等四個方面的障礙。
在節能機制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體制面向市場的逐步過渡,我國現有的行政節能體系逐漸暴露出與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的不相適應,F存的大多數地方節能中心原來長期根據行政指令運作,不能很快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缺乏節能技術和服務商業化經營的經驗?偟膩砜,我國節能市場的發育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投資鼓勵機制和企業節能激勵機制尚沒有形成和確立。
節能投資方面,國有企業由于實行承包責任制,大多數企業從自身的短期經濟利益考慮,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擴大生產和增加產品的市場份額上,對節能工作不夠重視。此外,對各類節能項目來說,要獲得銀行資信比較困難,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通常不熟悉節能投資項目的經濟分析,對貸款給節能項目的態度有所保留,通常不太愿意給這類項目提供貸款資信。
節能信息方面的主要障礙是缺乏節能信息和節能信息傳播不暢。目前,我國所收集和傳播的節能信息大多側重于技術方面,缺乏切合企業實施節能項目和開展節能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的權威的、實用的綜合節能信息,特別是缺乏有關節能項目的成本/效益的經濟和財務分析方面的信息。金融部門、私人投資者等潛在的節能投資方對節能項目的可贏利性不甚了解,節能市場和節能資金市場存在嚴重的信息脫節。
在節能技術引入方面存在高成本和風險責任障礙。在企業希望采用節能新技術或高效設備時,往往不愿意承受高的、附加的技術引入成本。另一方面,企業在采用節能新技術進行節能改造時,存在較大的技術和財務風險,以及廠長、經理和技術人員的責任風險。這些都成為企業管理階層決策采用或實施節能新技術的重要障礙。
新機制掃清節能“攔路虎”
據了解,國際上成功的節能運作經驗表明,節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依靠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同時政府部門采取適當的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對節能市場進行規范和引導。兩者都是促進節能的必要和有效手段,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兩者相統一的一面,合理、充分地分別運用市場節能機制和宏觀調控手段,同時為實現最佳的節能效果這一基本目標服務。
近年來,一些市場經濟國家成功地引入和發展了一種全新的市場節能機制——合同能源管理。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成立了專門從事節能管理和服務的商業性節能服務公司(在國外簡稱ESCO,在國內簡稱EMCo)。這些公司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運作,開展節能項目的融資和投資業務,并通過分享節能效益而不斷滾動和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的實質是一種節能項目資金籌措和實施的新方式。節能服務公司(EMCo)和企業通過簽訂一個“能源服務合同”合作進行節能項目的實施。EMCo負責節能項目的設計、資金籌措、設備的安裝和維護。由于提供了這些服務和承擔項目的大部分風險,EMCo將從企業的能源節約費用中得到補償。
從EMCo的業務運作方式可以看出,EMCo是市場經濟下的節能服務商業化實體,在市場競爭中謀求生存和發展,與我國傳統的節能項目運作模式有根本性的區別。與傳統的節能項目運作模式相比,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項目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把實施節能項目的風險和負擔轉嫁給EMCo,幫助克服由于實施項目的可能風險所造成的企業對實施節能項目的保留態度;通過把節能項目開發的主要負擔轉嫁給EMCo,幫助企業克服節能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占用企業精力太多的擔心和疑慮;EMCo通過同類項目的開發和大量“復制”來提高其節能項目運作能力,降低節能項目的實施成本,并且節能項目的投資出自節能項目本身產生的節能效益,從而減輕了企業實施節能項目的融資壓力。
初見成效前景可觀
節能服務公司不但在美國、加拿大等商業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經濟國家生存了下來,而且得到了迅速發展,節能管理和服務業已成為這些國家的一門方興未艾的新型產業。與此同時,“合同能源管理”也已演變和發展為一種成熟的市場化節能新機制,在不少國家得到了較好的推廣和應用。
據了解,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GEF)和中國政府在我國1996年就開始實施了重大節能國際合作項目——“世行/GEF中國節能促進項目”,以示范和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進中國節能機制轉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地區和全球環境。項目一期,在北京、遼寧、山東建立了3個示范EMCo,并成立了節能信息傳播中心。到2004年3月,3個示范EMCo總節能改造投資達到7.1億元人民幣,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總數超過296個,平均的投資回收期不到3年,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多數在30%以上。項目二期將進一步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實現EMCo產業化,成立了EMCo協會。目前協會已有EMCo133家會員,其中80%的公司從事建筑節能。截至2005年6月底,在建筑節能方面已形成節能能力30萬噸標準煤/年,二氧化碳減排能力68萬噸/年。EMCo作為節能的新興力量,將為中國的節能事業發揮重要的作用。
深入專題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優勢和難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