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與政府機構節能問題研究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08-5-4 14:30:45 用手機瀏覽

  內容摘要:合同能源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商業運行模式。本文較詳細地對我國政府機構的能耗狀況和節能潛力進行了分析,并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運作機制及其對政府機構節能的適應性進行了論證,指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政府機構節能的必然選擇,并提出了在政府機構中實施節能服務的政策性建議。

能源-[飛諾網FENO.CN]
  關鍵詞:合同能源管理 政府節能 EMC
  
  政府機構、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企業屬于資源消耗的三大領域。目前我國已把建設節約型社會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來實施,由于政府機構的特殊地位,它的節約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成敗。
  
  我國政府機構的能耗與節能潛力分析
  
  長期以來,由于重視發展經濟、忽視能源節約,造成當前政府機構中資源管理機制缺失,資源浪費現象驚人,這已成為我國資源利用的薄弱環節。據有關部門的調查統計:目前我國政府機構消耗電力總量占全國總消耗量的5%,相當于全國8億農民的生活用電,能源費超過800億元,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超過世界能耗大國美國政府機關1999年平均水平的33%;據北京市調查統計,政府機關的人均能耗、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用電量分別是北京市民的4倍、3倍和7倍。

  政府機關的能耗主要表現在電、水、煤氣等方面,這三方面占了耗能的絕大部分,尤其是電的能耗最大。專家指出,如果政府機構通過技術層面、管理層面和意識層面的低投入或無投入改進,可以達到30%的節能效果,可見政府機構的節能潛力巨大。目前政府的節能主要從意識層面上進行,通過縮短設備使用時間被動的降低能耗,雖然這是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耗過大的問題,應該積極應用新技術,從用電設備的節能降耗入手才能從根本上做到節能環保。

  但以上這些項目的節能還是一種自我改造、自我管理的傳統節能方式,即自己出錢買設備、安裝調試、管理等,費時費力。同時,市場上節能產品良莠不齊,單位又缺乏專業人才,還需要承擔節能改造效益不佳甚至失敗的風險。對那些資金缺乏的單位或節能工程較大的項目往往難以施行,如目前政府機構中的中央空調系統、鍋爐等能效較低,系統設計和規格選用不合理、管道設計有缺陷導致的能源浪費。在這方面政府機構不僅缺乏資金,而且缺乏專業技術,以及維護管理、監測效能的能力,使政府節能措施難以實施。目前在國內外盛行的“合同能源管理”為政府機構節能提供了一整套市場運行機制的解決模式,可以幫助政府達到“零風險+零投資+長期受益”和高效節能的目的,這就是EMC。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及EMC運營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簡稱EPC),是指從事節能服務的公司(Energy Management Compang,簡稱EMC),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由自己擔負風險為客戶提供節能改造的一整套服務,并從客戶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的一種商業運作模式,其實質就是一種以減少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投資的營運方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出于減少能耗和節約資源的需要首先在美國興起,后來在北美地區普遍采用并風行于全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該模式,通過幾年來應用實踐,到現在已顯示出極強的發展力。EMC是政府機構首選的節能模式,目前在世界各發達國家普遍采用,尤其EMC在美國已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節能產業。

  合同能源管理具有強烈的市場經濟特征,它是完全運用市場機制來實現節能服務的典范,EMC是基于EPC機制而產生的商業化運營服務公司,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來實現盈利的目的,其基本的運作機制包括以下內容:

  通過合同約定節能指標和服務以及投融資和技術保障,能耗企業不用資金投入,即可完成節能項目的技術改造。整個節能改造過程如項目審計、設計、融資、施工、管理等由EMC統一完成,而且項目完成后可得到EMC公司的服務和先進的節能設備系統。

  在合同期內,能耗企業的客戶支付全部來自于項目的節能效益,EMC的投資回收和合理利潤由產生的節能效益來支付,或者由EMC與能耗企業共同分享項目的節能效益。

  在合同期內項目的所有權歸EMC所有,并負責管理整個項目工程,如設備保養、維護及節能檢測等。

  合同結束后,節能設備和全部節能效益歸能耗企業所有。合同完成后,EMC要將全部的節能設備無償移交給能耗企業所有并培養管理人員、編制管理手冊等。此后由能耗企業自己負責經營,也可以繼續與EMC簽定委托管理合同。

  EMC承擔節能改造的全部技術風險和投資風險。如果EMC節約改造達不到合同目標或改造失敗則要承擔由此所產生的全部風險,能耗企業不承擔責任。所以EPC是一種高風險業務,其成敗的關鍵在于對節能項目的風險分析和節能預期測度及其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使能耗單位達到了“零投資+零風險+持久受益”的目的,從而提高了能耗單位節能的積極性,促進了節能產業的形成。目前在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及浪費較大的情況下,這種模式將是我國進行能源節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同時EMC也愿意選擇政府機構、公共建筑、醫院、學校等作為市場,因為這些單位能源管理和使用比較集中,同時這些單位本身缺乏節能人才和節能資金。EMC具有專業節能效率更高、技術先進服務全面、管理科學整合資源、保證節能實現多贏的特點。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為客戶提供集成化的節能服務和完整節能解決方案。其最大的創新性和突出價值就是整合了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各種資源,為客戶提供切實可行的服務。

  EMC在我國政府機構節能市場不僅存在著巨大的市場而且有著強烈的需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節能服務公司的種類,以實現節能效益的最大化。
  
  我國政府機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優點
  
  在政府機構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符合我國目前實際和節能要求。從世界各國政府機構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來看,都取得了巨大成功。1992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議案EPACT,要求政府與EMC合作進行合同能源管理。1995年,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的能源費用為79億美元。為此,聯邦政府開始執行一項為“聯邦政府能源管理計劃(FEMP)”,其主要內容就是幫助EMC與聯邦政府的辦公樓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同時為指導政府機構與EMC的合作,政府公告了美國能源部審查合格的88家EMC名單,發布了各種類型合同的標準模式,經過幾年的運作,到目前基本實現了原訂的節能計劃,取得了極大的節能效益。

  我國目前政府機構能耗浪費驚人,但也說明了其節能的潛力。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過多年的實踐證明,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首先,解決了政府機構資金短缺及風險承擔的問題,EMC通過自身融資、風險自擔的方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節能解決方案,最適合政府機構在缺少資金及專業管理人員背景下節能的實際。因為EMC的利益同節能效益掛鉤,節省了用能單位的監督管理,減少了政府管理成本。其次,使政府節能由自我管理轉變到專業管理,充分發揮EMC技術先進、管理全面、服務專業的特點,解決了節能的技術系統和管理系統的問題,可以有效的減少項目成本,穩定提高節能效率,使政府機構有更大的精力投入到自身的職能業務中去,完善內部節約的規章制度。再次,EMC擔負風險獲得節能收益,政府機構無償得到高效節能設備,使政府各機構長期受益,實現了政府機構與EMC的雙贏,從而形成了政府機構與EMC雙方實施節能項目的內在動力,加快了節能產業的發展。最后,政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起到表率作用,并由此推動合同能源管理在能耗企業中的運用,加快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我國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化運營模式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將成為我國政府機構節能的必然選擇,也將促進我國節能產業化的形成。
  
  我國政府機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政策性建議
  
  節約能源是我國一項長期發展戰略,為保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順利實施,必須有相關的政策和制度作為保證。

  制定政府機關有關節能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政府機構的節能意識。節約能源必須從政府機構做起,這不僅節約大量能源,而且對全社會起到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所以應在政府機構中建立能耗統計和報告制度、制定和實施政府機構能耗使用定額標準和用能支出標準,組織對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的監督檢查和主要耗能設備檢測,促進政府機構的節能改造。堅決克服政府機構節能形式化和本位主義的自私心態。改變政府和事業單位消耗能源由公款買單、多用少用與自身經濟利益無關的思想,提高主動節能意識。目前政府節能的經濟意義在于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財政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和示范效應則是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發揮表率作用,從而有效推進社會節能意識的提高和節能產業的形成。

  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合同能源管理的作用及其運作機制,在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制定相應支持政策。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合同能源管理從起步到發展壯大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尤其是目前我國的節能產業正處于起步階段,更需要政府在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進行扶持。有關部門應制定和實施能源合同管理的培訓計劃,充分認識合同能源管理的運作機制,使EMC產業盡快成長起來。目前制約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是融資、稅收和支持政策,應通過制度的建立,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在實施中,政府首先作出重點示范工程,總結經驗,使更多單位認識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優點,由點到面,不斷推進。

  制定和規范合同能源管理的制度體系。一方面,將政府節能管理和節能改造納入同級財務預算,堅持依法管理與政策激勵相結合,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實現;另一方面,規范EMC進入政府機構節能改造市場的資質要求。學習國外經驗,實行準入制度,挑選有資質的 EMC進入;編制政府機構節能的項目指南,推動節能產品認證和能效標識管理制度的實施,保證節能效果的實現。

  加快政府機制的轉變,以市場帶動節能效率的提高。節約能源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場機制模式將對節能產業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應以此為契機加快政府節能機制的轉變,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相適應的、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進行的節能法規體系、政策支持體系、技術服務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節能信息發布制度,加快我國節能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總之,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運行模式,在我國雖然經過幾年的實踐,但在許多方面需要完善和發展,但它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價值將成為我國節能產業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馬志娟.合同能源管理新趨勢.中國經濟周刊,2005. 8. 3
  2.王茂林.堅持把能源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中國城市經濟,2005(4)
  3.焦成煥.深入開展政府機構節能工作.經濟日報,2005. 6.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2016我國閥門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2014年合同能源管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分析
2013年節能服務產業總值突破2000億 增幅達30%
中國低碳發展報告:能效投融資過于依賴財政
PPP模式未來或將取代合同能源管理主導節能市場
國家節能中心開展市場機制的節能技術推廣途徑研究
節能環保產業綠色信貸的“增”與“減”
回本周期長誠信危機大 國內合同能源管理遇冷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