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武漢擬啟動十大項目構建兩型社會
來源:長江日報 時間:2008-4-21 17:13:45 用手機瀏覽

  在16日召開的全市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工作會議上,市長阮成發透露,今年根據“兩型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市擬啟動十大項目。

  ●建立統一的土地供應平臺

  目標: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引導節約集約用地。

  舉措:制定建設用地控制標準體系,明確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和用地目錄,按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率對建設用地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全市統一的土地儲備制度和供應平臺;創新農村集體土地管理制度。

  ●建立5000萬元循環經濟專項資金

  目標:將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我市“兩型社會”建設的突破口。

  舉措:創辦武漢市循環經濟研究院和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不少于5000萬元的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建設20戶市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100戶清潔生產示范企業,重點抓好兩個國家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建設5個市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設立全市科技發展基金

  目標:發揮科教資源優勢,加快結構優化升級,著力構建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現代產業體系。

  舉措:設立全市科技發展基金,加大對重點領域、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成果產業化,加大產業基地、孵化器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

  ●打造輻射中部的金融中心

  目標:盡快提高我市金融機構密集度、增強資金融通集散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為將武漢打造成輻射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奠定基礎。

  舉措:大力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來漢發展,打造全國性金融后援服務中心;籌建武漢市農村商業銀行;力爭全年促成10家企業上市;積極策劃設立環保產業投資基金;加快推進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建中國環保產業之都

  目標:發揮武漢環保技術、產業、品牌優勢,申報設立國家級節能環保高新技術開發區,將武漢建設成為中國的環保產業之都。舉辦“環保產業與環保技術國際博覽會”,把武漢環保產業推向世界。

  舉措:申報設立國家級節能環保高新技術開發區,推動青山環保產業基地向國家級環保產業基地提升。重點依托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形成國內領先水平的環保產業群。

  ●構建濱江濱湖生態水網

  目標:以加快推進武漢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國家級試點為契機,構建生態水網,恢復優良水體,改善水環境,拓展水經濟,發展涉水產業。

  舉措:建設六大工程和一個體系,即“清水入湖計劃”、水系網絡的生態構建與修復工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主城區濱江及濱渠綜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程、自然濕地及水利保護工程,水生態系統長效管理機制和水生態系統監測評價體系。

  ● “十一五”期間5年累計節電25%

  目標:到2010年,爭取培植3至5家白光LED的芯片制造企業、5至8家配套企業或企業集團,形成1至2個在國內占有相當市場份額的知名企業、3至5家在國內有影響力的企業,建國內一流的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力爭“十一五”期間5年累計節電25%,全市高效節能燈具應用率達85%以上,高光效、長壽命光源的應用率達85%以上。

  舉措:形成我市具有特色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建立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體系和知識產權聯盟,以“武漢·中國光谷”為基地打造我市半導體照明新型產業鏈。制定高效照明工藝技術目錄和淘汰目錄,在政府采購中優先采購目錄中及本地符合要求的產品。

  ●今年底擁有燃氣汽車7500輛

  目標:新增燃氣加氣站10—12座,新改燃氣汽車1000輛。力爭到2008年底,全市擁有加氣站46至48座、燃氣汽車7500輛,公共交通車輛氣化率達到40.2%。

  舉措:加快制定加氣站總體規劃及項目的選址落實,充分利用現有的加油站資源建設油氣合建站。

  ●在城區推廣太陽能熱水器

  目標:在城區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推廣太陽能、沼氣、秸稈等,初步形成資源綜合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局面。

  舉措:在建筑物開發建設之初便預設給排水管網,在家園建設整體遷建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在遠城區配套建設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

  ●“十一五”期間“兩型”機關達80%

  目標:“十一五”期間,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機關達到80%,將重點用能企業改造成為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綠色企業。

  舉措:結合“四城同創”,制定“兩型社會”建設具體可行的考核評定標準和實施細則,將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各項指標落實到政府機關、企業、社會、家庭、村鎮、學校的每一項行為和活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科院發布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
袁淦麟:積極發展成立武漢自愿性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的基本原理以及產生與發展分析
光谷一太陽能企業獲1500萬元風險投資
“零投資”節能模式在武漢市場遇冷
今年財政部270億專項資金推動節能減排
武漢“綠色照明”五年可節電十幾億
廣西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努力實現降耗目標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