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表示,聯合國環境署將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一起投資新能源,為“一帶一路”營造綠色生態環境。
6月25日,聯合國副秘書長索爾海姆和億利公益基金會主席王文彪為沙漠綠色經濟創新中心揭牌 楊中旭/編輯
索爾海姆是在“一帶一路”沙漠綠色經濟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做上述表示的。考慮到“一帶一路”沿線的歐亞大陸腹地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10多億人口飽受沙漠之苦,沙化之害、沙塵之擾,這位聯合國環境署新任負責人稱,聯合國希望進一步和億利資源集團、億利公益基金會合作 ,把沙漠治理的庫布其模式廣泛傳播到“一帶一路”其他國家和地區。
此前20余年間,在一家內蒙古企業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得到有效治理。距北京800公里的庫布其沙漠,一度是北京沙塵暴的源頭。經聯合國環境署驗證,截至目前,總共1萬8千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面積變成了綠洲,這也讓華北地區的沙塵暴頻率大為降低。因為治理庫布其沙漠的杰出貢獻,2013年9月,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被聯合國授予“全球治沙領導者”稱號。
此番成立的“一帶一路”沙漠綠色經濟創新中心,是在聯合國和中國政府指導下,由聯合國環境署與億利公益基金會聯合組建的非營利機構,總部設在聯合國環境署庫布其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內。該中心宣稱,將推動“一帶一路”生態修復基礎研究與科技創新,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修復產學研結合與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行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專業人才培養,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信息共享。
沙漠綠色經濟創新中心的成立,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后續動作。今年5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指出,要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帶一路”不僅應成為經濟發展橋梁、人文交往通道,更要成為綠色生態走廊。習近平主席還表示,將在未來5年內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學家來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50家聯合實驗室。
今年5月15日,中國環境保護部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京共同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旨在推動以綠色建設貫通“一帶一路”成為國際共識和共同行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雖然目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正在起步階段,還沒有明確發展方向,但索爾海姆在6月25日下午接受《財經》采訪時說:“我可以提前透露我目前的想法,‘一帶一路’很多項目涉及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為此,其中一個關注方向是聯合國環境署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一起投資新的能源。例如,關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并且在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過程中加入綠色環境要素�!�
在動身前往庫布其沙漠之前,6月23日,索爾海姆還在北京會見了中國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李干杰,雙方就環保領域的深入合作交換了意見。6月25日下午,索爾海姆在庫布其沙漠表示:“在我看來,‘一帶一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不光是一個國家的戰略還涉及到全世界很多的國家,所以我希望未來幾年‘一帶一路’會有非常大的發展,這也是環境署為什么非常迫切地想和中國政府以及億利資源集團這樣的企業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