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數據 >> 正文
香港日均萬噸固體廢物如何處理:35%已回收循環再造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7-6-5 16:25:27 用手機瀏覽

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這座城市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少,但人們視線中卻很少見到垃圾的身影,香港干凈整潔的市容市貌也總是為人稱道。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港人棄置于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平均每天高達15102噸,其中都市固體廢物有10159噸,人均每日1.39公斤,這里面廚余、紙料和塑料的數量最多。這些都市固體廢物的35%已回收循環再造。
    數據顯示,2015年香港都市固體廢物中,廚余的棄置量同比減少7.1%。環保署表示,這與社會各界積極回應政府采取的各項措施有關,尤其是從源頭減少廚余和將過剩食物捐贈予有需要人士。
    特區政府在廢物減量工作上擔當了重要角色,2013年5月推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涉及廢物管理的各個環節,旨在建立健全減廢、收費、收集、處置及棄置的綜合管理系統,并希望通過市民及社會各界努力,在2022年或之前,將香港都市固體廢物每日人均棄置量減少到0.8公斤或以下。
    隨后,環境局在2014年發表《香港廚余及園林廢物計劃2014-2022》,整合和更新了處理廚余的策略,目標是在2022年把人均棄置在堆填區的廚余量減少40%。
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對此表示,廚余計劃以四個策略為主軸應對廚余挑戰,包括全民惜食、食物捐贈、廚余收集和轉廢為能。整體策略以源頭減廢為主導,至于未能避免的廚余,則盡量回收和循環再造。
    除了對固體廢物按量征費及生產者責任計劃等減廢政策和法規,政府還投放大量資源以完善廢物處理的相關基建,主要包括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及堆填區的建設。
    此外,由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及環保署連同香港一些主要商會合辦的“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及“香港綠色機構認證”,鼓勵企業及機構實施環境管理,衡量它們對環境管理的承諾和表現,并表揚在環境管理工作上表現卓越的企業及機構。
社會大眾的參與讓減廢工作得以更好地進行。在特區政府鼓勵下,人們自覺地減少廚余,將生活垃圾分門別類整理好,投放到垃圾分類箱及社區環保站,到超市及商場購物時還自備購物袋。
    早在2005年,環保署便推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物業管理公司將收集來的多種可回收物料,如塑料包裝物料、光盤、廢紙、鋁罐和塑料瓶等投放進廢物分類設施,將這些物料循環再利用。
    政府還在全港各區設置了近20個社區回收中心,鼓勵市民將廢物分類回收。
記者在位于沙田的一個小區內看到,每一棟居民樓下都分別設置一個環保回收箱和玻璃瓶回收桶,人們將不用的金屬、廢紙、塑料等投擲到對應的空間內。小區保安人員告訴記者,每天早上7點多,會有垃圾車前來將這些廢物分門別類裝箱帶走。
根據污染者自付原則,環保署實行建筑廢物處置收費計劃,要求建筑廢物產生者支付合理的處置費用。此外,政府積極鼓勵業界盡量將廢物分類及回收,以及通過有效籌劃及管理建筑工程,將廢物量減至最低。目前,香港有三個大型堆填區,分別位于新界東北、新界東南及新界西,形成“三角形”地理布局。

環保署發言人日前表示,政府非常重視廢物管理工作,會繼續全力推行各項減廢及循環再造措施,落實各項惜物減廢的政策。同時,還會通過教育及宣傳干凈回收等途徑,繼續提升垃圾回收再造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馬睿:談談“十三五”環保投資的方向
煤炭清潔關鍵在分質利用
節能環保產業步入快車道 工業固廢處理迅速興起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