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日照港能源合同管理節能模式經驗材料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08-1-7 11:11:40 用手機瀏覽

   效益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節約能耗、降低成本,已成為當前港口企業的共同追求。在港口生產建設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日照港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港口發展,樹立“效益第一”和“省下的就是賺的”經營理念,著力打造“節約型港口”。“十五”期間,日照港的吞吐量年均增長率為27%,而綜合能耗的年均增幅為19%。港口綜合單耗和生產單耗持續降低,港口能耗量的增長幅度始終低于吞吐量增長幅度。2006年,全港綜合單耗指標同比下降了11%;生產能源綜合單耗同比下降了4.1%,水資源單耗同比下降21%,創開港以來最好水平,完成了年度節能目標。
    日照港注意學習和借鑒國際、國內節能管理工作領域的先進理念、做法,結合自身實際加以推廣應用。2006年以來,通過嘗試按照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實現了“不花一分錢,產品、服務送上門”,節能效果明顯。以下將該模式在我港的應用情況做一匯報。

 

    一、節能改造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日照港節能管理工作從健全節約責任體系,營造節能降耗氛圍,不斷完善制度和機制,逐步深入到以技術進步為動力,開展節能技術革新改造和推廣應用節能產品上。以節電工作為例,為探索降低電能消耗的有效措施,集團內幾個生產單位先后開展了場地照明節電試驗項目。經跟蹤觀察,節電率達到20%至25%,節能效益可觀。目前,我港場區照明系統中已有高桿燈、燈塔、燈橋等228座,負荷超過2400千瓦,年用電量約為960萬度,占港口能耗很大比例。如果對港口所有照明系統都進行節電技術改造,按平均節電率20%計算,可實現年節省直接電力成本150萬元。
    但節能技術改造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資金壓力。新型節能技術的引入,伴隨著較高的先期投入成本,這在港口發展迅猛、生產建設投入巨大的情況下,制約著節能技術改造工作前行。二是技術風險。市場上眾多的節能技術推介和產品宣傳活動,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選擇;ù罅抠Y金對耗能器具進行技術改造后,能否達到理想節能效果,使我們面臨風險。要對我港所有照明系統進行技術改造,需幾百萬元的先期改造投入和后續設備檢修維護費用。

 

    二、EMC模式的引入和實施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式,既能規避先期投資和技術風險,又能將先進的節能技術引入企業呢?我們注意到了國務院從去年開始重點推介的EMC模式。合同能源管理(EMC)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模式。30多年前,該模式在北美、歐洲等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發展起來。1998年12月,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中國節能促進項目正式運行,將該模式引入我國。通過項目一期實踐表明,在我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闊前景。2006年8月,《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出臺,明確將“加強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進企業節能技術改造”作為建立我國節能服務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
    EMC模式可謂“企業節能醫生”,是指由專業公司自帶資金、技術,為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專業公司提供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其利潤來源于用戶企業節約下的能源費用。具體操作方法是:由有實力的節能技術產品提供商先期投入技術和產品,用戶企業以改造后獲得的效益分年度償付產品和服務費用,合同期一般為3至4年。合同期滿后,設備歸用戶方所有。期間,由供貨方提供設備維護服務。
    對用戶企業來說,該模式的優勢在于:零投入,可避免先期投資壓力;零風險,可避免節能技術、產品帶來的風險;早受益,可一步達到節能目標,降低生產成本。按照該模式,節能項目的設備投資、改造工程、運行維護均由廠商負責,其收益以用戶企業在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按年度支付,幾年后系統將無償轉交企業使用。
    2006年9月,我港首先在第三港務公司開始試點,選擇該公司場地照明節電改造項目,按照EMC模式擬訂協議書,向有關廠家進行招標。在協議中明確:第三港務公司為節電改造項目的業主和協議期滿后資產接收方,節能企業為項目的實施者和協議規定期限內的節能收益方,項目牽頭的集團科研檢測中心作為第三方,負責項目的監督實施與節電指標的測試。該項目共改造高標燈45座,總功率達592KW,占該公司高桿燈總容量的89%。該項目通過調整功率、無功補償和高精度穩壓等方式降低電能消耗,延長燈具使用壽命。安裝運行以來,節電器使用正常,經三次現場實測,節電率達到25%,預計年可節約電費40余萬元。在此基礎上,06年底,我們又在第一港務公司推廣實施了該模式。

 

    三、取得成效和今后打算
    通過近一年的運行,我們感到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節能機制,確實是一種互惠雙贏的運作模式。以我們施行的節電改造為例,如果不進行技術改造,還要按原來的標準支付大量電費。隨著港口作業量的增加,這筆開支還將增多。而采用EMC模式進行改造后,只需按原來的標準再支付3年電費,之后就可以享受技術改造所帶來的利好(節電器壽命為8年以上)。同時,支付給節能企業的資金來自實際節省的電費用并按年度支付,不會增加額外成本。協議中還規定,如果節電率和系統可靠性等不達標,港方有權決定終止合同并由節能廠商在一個月內恢復系統原貌,從而成功規避了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風險;對節能廠商來說,也是很好的方式。國內節能產業尚在發展中,必須面對市場潛力巨大和企業整體節能意識尚待提高同時存在的現實。節能廠商憑借自己的實力,想把自己的產品、技術推廣開來,尤其在港口這樣的窗口企業中,如果能夠成功,不但可取得眼前收益,更有很強的示范和廣告效應。
    當然,節能廠商在選擇合作企業時也是不無顧慮的:要合作的企業有無償付能力?該企業信用情況怎樣,會不會刻意延誤、阻撓合同履行?產品安裝使用后,用戶能否較好地使用和管理使其發揮應有效能?作為用戶企業,我們以真誠的態度和自身的實力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并對項目實施中系統的正常使用及節電器的防盜、防作業中機械損壞等作出承諾,使節電廠商少了后顧之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2007年是我港的“管理效益年”,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在加快港口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做好節能降耗工作,是此項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這樣一種較先進的節能機制,可以使我港選用節能產品時不必進行先期投入,同時又可以有效地規避技術上的風險,做到“不花錢也能進行節能改造”,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時我們也看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是一種適用范圍很廣的節能模式,能夠應用于能源審計、節能方案設計、施工設計和原材料、設備采購等多方面的工作中,我們所做的只是初步的嘗試。我們將認真總結已開展項目的經驗,進一步在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在場地照明節電改造基礎上,繼續在其他節能項目上進行推廣,爭取在更廣范圍內進行應用,以達到降低成本、節約資源的目的,進而推動集團節能工作進一步走向深入。
    以上是我們在應用EMC模式開展節能改造的一些粗淺做法,我們的工作距離建設節約型港口的標準和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與先進企業和兄弟港口相比也還有許多差距不足。“十一五”期間,日照港將繼續學習各兄弟港口的先進經驗,以創建節約型港口為目標,扎實開展好節約資源和能源工作,使日照港的能源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建設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型社會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港口節能改造中的應用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