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往往經營差、信譽不佳、資金緊張,又亟須通過節能改造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比較容易選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但是同時也給節能公司分享節能效益帶來較大的風險。討要回款是節能公司最頭疼的問題,耗費了大部分的精力,而且經常進入司法程序!笔“l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目前市場誠信度還不能令人滿意,客戶拖欠節能公司應得收益的情況時有發生,阻礙了‘零投資’的發展!笔仪f市發改委環資處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說。
部分企業缺乏誠信,阻礙了“零投資”模式的推廣。據介紹,節能服務公司因為承擔了大部分的風險,在獲利時就需要將資金占用、人員費用等一系列因素都考慮進去。一些企業對此十分眼紅,經常發生一次性合作,后面不再合作的事情,甚至故意不支付節能分享利潤,使節能服務公司在談判項目和實施過程中,把大量精力用在了風險控制方面。
另一方面,有些節能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存在專業化不強的缺陷,給企業提供的往往不是自己研發的專利技術,而是社會上集散的技術,充當的也是服務公司的角色。再加上我國目前也沒有統一的節能行業標準,節能產品魚目混珠,嚴重阻礙節能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位節能公司的經理告訴記者,他們到一家企業談生意,對方就將他們領到該企業的鍋爐房,指著廢棄的“節能設備”告訴他們,一家節能公司提供的設備根本就不節能,還使鍋爐出了故障。
“零投資”方案,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在合同期間,由節能服務公司負責運行和維護節能設備,而記者接觸的幾家節能服務公司都強調他們的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運行起來不需要多少人工干預,客戶都可以自行運行和管理。
一位買斷節能設備的企業負責人說,一開始他們與節能公司談的就是“零投資”方案,但設備來了以后,這家公司就再也沒有派人來管過。與其這樣,還不如企業自己把設備買下來,節能的收益全歸自己。
[編者感言]合同能源管理目前還沒有被社會廣泛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機制不健全,一方面部分客戶缺乏誠信,社會缺乏融資擔保體系,另一方面專業節能公司實力不強,不能提供完備的管理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