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武器是戰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類保障自身生存條件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有了戰爭就有了對人類環境的破壞,這種破壞不僅會危害無辜的平民,而且還會直接污染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因此,國際社會一直非常關注軍事活動對環境破壞的問題,許多軍備控制條約明確以保護環境作為出發點,如第31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的《禁止為軍事或任何敵對目的使用改變環境的技術公約》。
迫于國際社會的壓力,世界各國軍火公司都爭相標榜自己的環境意識,致力于研制新一代“環保武器”。目前,各國正在研制的“環保武器”主要包括無鉛子彈、減排裝甲車、少毒素武器以及可制造肥料的炸藥等。研制中的其他環保武器還包括可降低噪聲污染的“安靜彈頭”,以及釋放更少煙霧的手雷等等。美國軍方日前表示,他們已開始生產無鉛的環保子彈,它與傳統彈頭相比具有同樣的殺傷力,但卻有保護環境的作用。
保護環境不僅體現在已經達成的軍備控制條約中,而且也體現在對武器發展的限制方面。比如用于增強穿甲效果的貧鈾彈在穿甲過程中氣化,然后凝結成細小顆粒,懸浮在空氣中傳播到很大范圍,會被士兵吸入體內損害健康,并對環境有很強的污染作用。因此,這種武器的生產與使用從一開始就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可生物降解的子彈。外媒稱,歐美等國正在試圖制造出可生物降解的新型軍用子彈。這種子彈中不僅裝有火藥,還裝有種子。2016年11月,美國國防部曾向有能力制造出可生物降解子彈的企業征集提案,解決彈藥發射后污染土壤和水源的問題。
防務專家說,竹纖維可能是一種適于制造新型子彈的原料。這種新型彈藥中可能還裝有通過生物工程加工出的種子,這些種子會在播種幾個月后開始發芽。報道說,裝在子彈中的種子長出的植物,可供動物安全食用,并且能清除土壤污染物以及消耗掉彈藥廢料中可生物降解的成分。
讓裝備“少喝油、多吃素”。針對“石油依賴”,美軍在《作戰能源戰略》中提出,未來幾年內要確保飛機、艦船、車輛和各類保障裝備都能使用可替代燃料,主要包括用大豆油為戰機作燃料、在戰斗區域使用太陽能、研制氫動力的小型飛行器等環保措施。近5年來,美軍共投入1.31億美元研發軍營節能技術,并逐步用高效能燃料卡車替代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將高效能渦輪發動機應用于下一代遠程轟炸機,以減少礦物燃料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