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趙笠鈞建言綠色發展:環保產業新格局呼喚資本助力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7-3-17 15:20:49 用手機瀏覽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趙笠鈞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趙笠鈞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許多國家把發展綠色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突出綠色的理念和內涵。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認為,環境的改善,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監督、管理和引導,另一方面需要排污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節能減排,同時,環保企業作為中國環境治理的先鋒與支柱,這些年為中國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想要更好地發揮環境施治的作用,需要加強對這類市場主體的培育。

讓年輕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壯大

隨著社會對環境質量需求的提升,對環保產業服務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環境保護已經從針對百姓“看得見”的污染,深入到“看不見”的污染,從末端的污染施治,逐漸向系統性的生態修復、提供資源性的回收等方面升級。環保產業的發展也欣欣向榮,目前整個環保產業的增速大約在15%的水平,是GDP增速的兩倍多。

然而,中國環保產業還是一個年輕的產業。相對于其他行業,環保企業的規模不大,整體處于“小而散”的狀態。一個成熟的產業,通常擁有數家大型企業,形成有序競爭的“競合”格局。據統計,目前全國環境治理從業單位超過2萬家,但普遍規模偏小,沒有一家企業產值達200億元以上。這不利于中國環保產業在技術研發、人才吸引、核心競爭力培育等方面的成長。

在趙笠鈞看來,目前節能環保企業大多是輕資產、技術密集型的小微企業,這些“小而美”的環保企業擁有重要的創新活力和尖端技術,更善于在細分市場中提供個性化服務。大企業也是由小企業發展而來,如何讓中小環保企業發展壯大,構建產業新生態,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環保產業新格局需要資本助力

趙笠鈞認為,環保企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小環保企業的發展,需要資本市場的助力。在環保產業,資金是個大難題。節能環保項目多具有資金需求量大、回收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等特點,并且隨著環境市場不斷壯大以及項目模式的轉變,對企業融資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他表示,當前,資金瓶頸限制了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影響了作為產業主體的中小企業良性發展:

一方面,具有良好成長性的環保企業通常難以享受到以債券融資為主的綠色金融的福利。雖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市場,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也再次發布支持綠色債券發展指導意見,提出“綠色公司債即報即審”。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綠色債券發行主體以國有控股銀行和大型國有企業為主,極少惠及民企,特別是非上市民企。

另一方面,中小環保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取資金的難度極高。數據顯示,相對其他行業,環保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少。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中國43家主要環保上市公司中,14家在上交所上市、29家在深交所上市,其分別占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的1.18%和1.55%。原因主要在于,環保企業規模較小,難以達到目前A股市場對上市公司在資產、盈利、股本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創業板對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是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

綠色發展需要插上資本的翅膀

趙笠鈞認為,上市融資是中小環保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中小環保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股票成為公眾公司,既可以獲得權益類融資資金,降低融資成本,增加資金實力,也可以提升中小環保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認知度,加強市場對中小環保企業的信任度,有利于中小環保企業進一步市場開拓。此外,上市后中小環保企業還可以通過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可轉債等資本市場融資方式進一步融資,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環保產業整體盈利能力穩定,環保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表現良好,市盈率普遍較高,優質的環保企業更是稀缺的投資標的。證監會近期公開表示“支持節能環保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在趙笠鈞看來,要真正為中小環保企業插上資本的翅膀,還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推動這一精神落地:

一方面,對于擬上市節能環保企業而言,針對目前在審擬上市企業數量多、審核周期長的問題,設立節能環保企業審核的“綠色通道”,針對行業特點制定專門的審核指導意見,明確審核標準,實現節能環保企業的“快速審核”。

另一方面,對于已上市節能環保企業而言,避免因部分上市公司的過度融資行為而推行“一刀切”政策,針對節能環保項目多具有資金需求量大、回收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等行業特點,增加節能環保上市公司再融資審核的“綠色通道”,為已上市節能環保企業繼續更好的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積極創造條件,有利于資本真正服務于環保和實業,促進整個節能環保產業的整合與發展。

就節能環保企業本身而言,趙笠鈞建議,需要進一步規范自身的經營管理行為,練好內功,在擁抱資本市場的過程中,以更加嚴格的標準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市并非是企業的最終目標,中小企業要找準在產業生態圈中的黃金位置,加強系統性的企業軟實力建設,為社會帶來更有品質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環保部要求“沉下去”切實解決問題
環保行業發展氣勢如虹但繁榮的背后是什么?
內地與沿海 電煤市場反向運行
新環保法如何更好實施?袁駟:關鍵是落實三方責任
袁駟談推動環境保護立法:以群眾關切為導向 滿意為目標
節能環保愈發炙手可熱 越來越多的非環保資本破門而入
全國人大代表高德康:加強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
環保部長:"散亂污"企業要加快退出 解決燃煤鍋爐問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