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農村經濟穩健增長,農村生態環境大為改善,特別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地區的一些農村生態環境更是日新月異,一些優秀村鎮還建成“國家衛生鎮”、“國家衛生村”,展現美麗鄉村新面貌。但部分地區也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垃圾圍村”、“臟亂差”、化肥農藥過量、工業污染侵襲農民健康等問題十分突出,農村環境污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的突出短板。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常熟市康博村黨委書記高德康在今年的人代會上帶來了一份關于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建議。他指出,目前農村環境保護主要存在幾方面的問題:一是環境治理投入不足、管理欠缺;二是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破壞農村生態平衡;三是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危害農民健康。高德康說:“鄉村是中國人的根之所在、是心靈的歸宿地,農村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全面改善農村環境,不僅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的必然要求,更是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任務。高德康代表建議,一方面各級政府要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同時加大對有機肥生產的政策傾斜力度,力促化肥農藥使用只減不增。要采取政策扶持、市場化經營“雙管齊下”,鼓勵有條件的農戶和種田專業戶用農村有機肥料替代化肥,實現變廢為寶。要借助市場力量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例如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等,帶動綠色生態產品市場需求。
他還提出,現在有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工業生產項目無法在城市立足,逐步向農村轉移。由于農村地區一些基層領導環保意識不強,在招商引資時對環保問題重視不夠,使鄉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規范農村工業發展,限制高污染項目落地,嚴防外源性污染和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
高德康代表還建議要利用鄉村宣傳教育陣地,引導村民自覺承擔環保責任,提升環保意識和參與熱情,主動落實農村環境保護和整治各項措施。有條件的村鎮在現有的集中收集清運、簡易填埋的基礎上,對農村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集,提高垃圾資源再利用效率,降低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