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照明蓬勃發展
據照明學會統計數據顯示,1999年國內照明行業銷售總額為450億人民幣,2000年達到550億元,2001年突破680億元,2002年高達800億元,連續四年均以20%的速度迅猛遞增。2004年,我國照明市場已經突破1100億元。2005年的產值達到1300億元。預計2006年、2007年,國內照明產品消費容量大約為1500億元和1800億元。潛力巨大的中國照明市場,不僅被國內商家看好,也為國外商家的競爭提供了陣地,隨著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PHILIPS、GE、OSRAM等國際著名照明公司均在國內建廠,其他國外知名廠商也蓄意待進,這雖使國內企業增加了壓力,但對推動行業進步起到了一定作用。專家分析,未來的5—10年,中國照明行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新型半導體(LED)照明——引領第三次革命浪潮
隨著發光材料與發光技術的不斷革新,半導體技術在照明領域掀起了一場新的革命——半導體照明。半導體(LED)照明產品,尤其是氮化鎵基(GaN)白光LED照明光源體積小、重量輕、方向性好并可耐各種惡劣條件,在功耗、壽命以及環保等方面均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隨著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的突破和藍、綠、白光LED的問世,半導體照明工具有望替代傳統白熾燈、日光燈、鹵素燈的主導地位,成為廣泛應用的節能環保的優質光源,成為照明行業的主流產品。甚至有人評價說,半導體照明帶來的是“照明領域的第三次革命”,“其意義不亞于以人類高高舉起第一根火把和愛迪生發明第一只白熾燈為代表的前兩次照明領域的革命!蹦壳埃LED作為“照亮未來的技術”,已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
據科學界預測,到2008年,全球LED的產值將從2004年的125億美元提高到500億美元。美國能源部研究報告分析,到2010年,美國將有55%的白熾燈和熒光燈被半導體燈替代,每年節約電費可達350億美元,半導體燈有望形成500億美元的大產業。韓國政府也拿出1億美元發展本國的LED照明產業。日本則提出,2006年將用半導體燈大規模替代傳統的白熾燈。目前,美國GE、荷蘭飛利浦、德國歐斯朗三大世界照明生產巨頭紛紛與半導體公司合作組建半導體照明公司,搶占產業制高點,目標是使半導體照明成為21世紀的新光源。
半導體照明作為新型高效固態光源,具有長壽命、節能、安全、綠色環保等顯著優點,它的耗電量只有普通照明的1/10。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陳良惠為此算了一筆賬:“只要目前1/3的白熾燈被半導體燈所取代,每年就可為國家節省用電1000億度,這相當于節省一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總投資1800億元的三峽工程,年發電量為846.8億度)!笨梢,推廣半導體照明將是節約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2003年,我國國家科技部在“863”計劃的支持下,成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協調領導小組,開始從國家層面推動半導體照明工程。并將其列入“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2004年,科技部確定工作重點——發展新型照明行業,并確定福建廈門、上海、大連和江西南昌為首批四個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通過“863”計劃等科技計劃的支持,初步形成從外延片生產、芯片制備、器件封裝集成應用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以期形成有優勢、有配套能力、有公共測試服務的產業集群,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我國照明領域的LED產業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產業基礎,國內藍光芯片指標達到國外中檔產品水平,LED封裝技術與國外差距小,在國際市場上已占有相當大的份額,有可能取得關鍵技術突破,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另外,位于產業鏈下游的芯片封裝與照明應用產業,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具有勞動力比較優勢,因此有能力承接國際半導體照明產業的轉移。
LED照明領域主要有信號燈、裝飾景觀照明、家居照明、汽車用燈等。我國城市眾多,僅北京就有近兩萬的交通燈,要用LED替換現有的交通燈,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裝飾景觀照明是目前LED照明的主要應用市場,在我國發展也較為成熟,已經有一部分城市在城市亮化工程中采用了LED照明產品。預計隨著準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城市建設的開展,LED燈在城市景觀照明中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展,需求量也將進一步上升。我國有3億家庭,家居照明如果普遍采用LED照明工具,這個市場將會非常巨大。汽車用燈LED化也是一個大市場,美國、日本、歐洲的一些高檔汽車已經開始部分使用LED照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汽車和摩托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其配套產品汽車燈和摩托車燈的需求量也將同步上升。據業內人士預測,到2010年我國僅LED產業即可形成500億元的產值。整個LED及相關應用產業將達到3600億元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