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山東省政協委員呂英林:建筑垃圾“誰產生誰付費”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7-2-16 14:40:40 用手機瀏覽

2月5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議期間,十一屆省政協委員呂英林提交的關于加強對建筑垃圾處理的提案引起熱議。提案呼吁建立相關制度,對建筑垃圾進行治理,并提議“誰產生誰付費”,制定出標準,向產生建筑垃圾的工程項目和施工單位征收垃圾處理費,用于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

對于建筑垃圾,呂英林做了大量的調查!艾F在的建筑平均壽命很短,一般不到30年,建筑垃圾已占到垃圾總量的30%以上!眳斡⒘终f,“建筑垃圾利用率很低,不到3%。”

據工信部統計,2015年我國產生建筑垃圾15億噸,其中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僅為幾千萬噸,眾多建筑垃圾難以回收再利用,助推“垃圾圍城”的發生,而建筑垃圾在處理回收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建筑垃圾處理企業得不到政策扶持、再生產品得不到有效推廣、再回收技術缺乏等。

不僅如此,建筑垃圾的危害也很多。呂英林介紹,建筑揚塵是直接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建筑垃圾隨意堆放,沒有采取圍護等措施,風吹擾動、機動車碾壓后迅速增加空氣可吸入顆粒物含量,而建筑垃圾在運輸過程中,大量垃圾清運車不按規定進行密封運輸,亂倒亂卸也產生大量揚塵,直接導致霧霾的發生。

那建筑垃圾處理的企業現狀如何?對此,呂英林說,由于相關政策扶持力度不明顯,價格優勢不突出,導致很少有企業對建筑垃圾進行回收利用或再造。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的價格競爭優勢非常小,甚至在某些城市,再生建材的價格高于普通建材。由于存在建筑垃圾再生建材價格和性能的劣勢,工程建設方并不樂于選擇再生建材,則政府配套的稅收優惠政策也難以發揮作用。加工制造者獲利很少,所以建筑垃圾的企業很難持續發展。

此外,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術水平低,產品的附加值低也是導致建筑垃圾存量過多的原因。呂英林說,當下全省的建筑垃圾處理技術水平非常低,除了對廢棄舊鋼材回爐利用的附加值比較高外,其他幾種利用方法所得的產品附加值都很低,企業在技術方面應馬上得到提升,但大多數高新技術都掌握在一系列高校手中,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發展。

對于如何治理建筑垃圾,呂英林也給出了積極建議。“最關鍵的是要建立收費制度。”呂英林說,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制定出標準,依據標準向產生建筑垃圾的工程項目和施工單位征收垃圾處理費,用于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同時,出臺禁止填埋建筑垃圾條例。建設拆除單位必須對建筑垃圾進行分揀歸類,禁止進行填埋,同時規定由再生利用企業對建筑垃圾進行專項回收,用于生產再生環保產品。

呂英林認為,還可以構建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及與效益評估制度。科學規范的管理是建筑垃圾能再回收有效保障,要建立健全的項目申報審批制度、安全風險評估制度、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對實行建筑垃圾回收的企業實行特許經營,授予建筑垃圾運輸企業、消納或資源化利用企業特許經營權。并鼓勵私營企業與政府合作建立建筑垃圾處理站。實行一市一站,并對其企業實行財政補貼,同時政府要控制市場準入制度,保證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呂英林還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強制性檢查監督機制,在招標設計、審查監理、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對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使用作出明確要求,并在招標過程中重點推送再生利用企業的環保產品,對未采用再生及衍生產品的相關企事業單位采取有力整頓措施,并出臺再生材料使用方面的指導文件,引導提高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使用比例。

“也可以加大對企業研發力量的扶持。”呂英林說,可以推進高校與企業的結合,給企業搭建合作平臺,加強企業科研力量,實現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陜西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明年3月起施行
廈門市推廣綠色建筑 市民買綠色建筑政府給獎勵
住建部稱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投資或將超4400億
數據顯示我國中央空調節能達標不足一成
李永基:綠色建筑并非只追求節能減排
徐德龍:發展節能建筑 開啟綠色生活
政策利好密集出臺 過萬億建筑節能市場受追捧
仇保興:大規模推進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時機成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