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年,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應該是“城市看�!�,在“全國各地”紛紛上演,段子也在網上滿天飛,為了解決“城市看海”這一難題,海綿城市成為眾多地方建設的重點。
自2015年海綿城市試點以來,全國共有30個城市展開試點,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已有117.95平方公里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試點城市完工項目數480個,在建項目數1052個,累計已完成投資額368.76億元。海綿城市是一個具有彈性的新城市規劃理念,那該如何使海綿城市更具“彈性”呢?
國務院參事仇保興認為彈性海綿城市建設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城市主要功能和生命線在內澇和外澇的干擾下,能保持、恢復正常運行的能力。
二是城市系統在軟、硬件方面具有足夠的適應能力、抗洪水、內澇、極端氣候的沖擊能力、學習能力和自我調整恢復能力。
三是從長期來說,城市系統在應對各種干擾(洪澇)的過程中,與干擾共同進化,改善自身的脆弱性。
為了防止過度工程化,就從六大方面打造更具“彈性”的海綿城市:
一要擴展“系統性”。二要提高“適應性”。三要落實“多樣化”。四要推廣“模塊化”。五要加深“冗余度”。六要普及“智慧化”。
針對不同城市及地區,要以問題導向為主,經驗和目標導向為輔;充分發揮小型化、分散化、建筑、道路、廣場一體化的海綿體的功能,并盡可能設計成為標準模塊。簡而言之,海綿城市并非“一朝一夕”可建成,也不能“一勞永逸”獲成效,需要“一以貫之”,在以上六方面不斷磨合修正才能取得成功。
“城市看海”的難題解決仇保興給出了見解,為城市發展提出了合理性建議,接下來我們再聊聊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事,看看夏青老師對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有什么獨到的觀點。
夏青老師認為,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重要原因是污水處理廠出水要流入地表水水體,排放標準與地表水水質標準接軌,使地表水水質不受污水處理廠出水影響,這個想法缺少一個關鍵問題的思考:
污水處理廠是否是進入受納水體的最后一道關口,即從污水處理廠出水的最終用途考慮,要求污水處理廠應該達到什么標準?可以達新生水標準、也可以達再生水標準、也直接飲用等,因為即使不考慮受納水體混合區的作用,最后一道關口也不一定在污水處理廠。
夏青老師表示如果都把一級A作為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使用,試想,污水處理廠出水進入河道,北方有些是干河道,為了達一級A消毒滅菌、加碳源實現總氮達標,符合生態環保理念嗎?如果真考慮污水處理廠出水與地表水水質標準接軌,溶解氧才是地表水的核心指標,治理黑臭水體歡迎的也是污水處理廠高溶解氧、低COD、低氨氮出水,為什么不嚴格按照地表水水質改善的上述要求去進行廠內外高新技術的優選,特別是各類提高自然凈化能力的生態恢復新技術呢?
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方面夏青老師贊同結合中央的“河長制”要求,“一河一策”決定了污水處理廠提標要“一廠一策”,從技術最優、費用最低兩個方面綜合比選可供選擇的方案。出水水質要求COD達30mg/L,氨氮達1.0mg/L,總氮達15mg/L,溶解氧達4mg/L以上,提標改造費用噸水可在1000-1500元水平,特別是運行費用可維持在提標改造前水平,用這樣一些指標為借鑒,鼓勵應用先進技術創造更高的績效,這也是對河長賦予的責任和應有的考核。珍惜投資,珍惜運行費,以綠色、低碳、循環為目標,優先提高自然凈化能力,助力污水處理廠實現綠色提標。
以上是夏青老師對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深入分析,大家對提標改造一定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呢看看從業水處理20余年的文一波對水處理行業的一些看法。
文一波認為環保行業進入了“新階段”,和過去以往有點不同,環保監管趨嚴,是催生市場的根本動力。在肯定市場機遇的同時,文一波也看到了挑戰。在很多場合,文一波都強調“技術型環保企業的春天即將到來”。可以看出他對產業技術的高度重視,卻也是他對行業技術現在不滿的映照�!拔矣X得核心的,過硬的技術,沒有十年八年,很難算得上技術。即使是桑德,以技術起家,大概方向定了,但是很多細節仍沒有確定。后面的快速發展,是因為有了資本,企業有了足夠的實力,并購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文一波坦言:“我做了20多年的水處理,越做膽越小。”“我們此前也進入了很多細分領域,現在我們經常問自己,是否對這個領域的技術有十足的把握?如果不能,那么就放棄,無論投資收益、毛利有多高,我們都不敢做。把精力聚到有把握的地方去�!逼髽I未來往哪兒走?文一波認為,出口在于企業找準自己的定位�!耙粋€企業有其自身特點,如何適應市場的需求、盈利模式、核心產品、核心競爭力、產業價值中所處位置都不同,有的適合做平臺,有的適合細分領域。”
文一波表示找準自身定位,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對癥下藥:“環保企業未來要針對自己的特點,找到自己的痛點和難點,我們需要怎么結合用戶,怎么把產品和技術做專做精?用戶越來越刁,標準越來越嚴,我們的技術產品就要不斷迭代,滿足市場的需求。還要與資本進行有機結合,小企業融資比較難,但并入到生態鏈以后,融資就不難了。大家不要完全用過去的方式去做企業�!�
眾所周知,環保行業已進入競爭廝殺異常激烈的“紅海”階段。文一波的生態鏈理論就是要“把難做的事情變得容易一些,把苦逼的事業做得有意義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思考自己的長處,避開別人長處,找準定位和方向。雖然中國環保產業市場空間足夠大,但如果大家不轉變思維,仍沿用傳統思想和方法,很難取得發展上的突破。
文一波20余年的水處理從業經驗為大家闡述了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各位應該收獲頗多吧,最后讓我們來看看另一位環保大佬文劍平他對低價中標的看法。
文劍平直言:“這個問題我也實在想不明白,但我認為,‘低價中標’的事大部分都發生在投機性的國有企業。”
他分析說,這些企業的老總們在自己的任上也就3~5年,他們要的是規模,不講利潤和效益,“不管什么,哪怕是收購一個破爛,只要規模上去就行,至于會出現什么問題,那是下一任的事。另外,通過做大規模和不合理的財務制度,可以做出虛假利潤,借此抬高股價�!�
早在2011年9月,環保部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國家重點監控污水處理廠監督性監測結果超標名單”中,超標排放的國家重點監控污水處理廠就多達334家,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環境保護部2015年12月14日通報,對華北地區22個城市(區)的環保綜合督查發現,污水處理能力及配套管網建設滯后,生活垃圾及糞便處理設施不足,污泥、垃圾滲濾液及危廢處置設施落后等問題也十分普遍。
文劍平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監管不足外,排放標準太低也是重要原因�!�其實,許多污水處理廠排放的廢水,連一級B都達不到,更不要說一級A�!蔽膭ζ秸f道,另外,排放標準全國“一刀切”也不合實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應該有更嚴的標準,“比如在昆明,滇池已經變成化糞池了,還往里排劣V類水,能治好嗎?”
文劍平對低價中標直言不諱,表達了自己意見,低價中標最后結果是什么樣的呢?達到污染治理效果了嗎?這些問題我們只能等待時間去驗證了。
今天就簡單聊到這里吧,我們很是期待在2017年,會有更多環保大佬表達他們自己觀點,為行業發展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為環境污染治理發揮更大作用,我們相約2017年再見,繼續聊環保大佬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