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上海新建工程“試水”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10-28 21:50:26 用手機瀏覽

有著632米“身高”的上海中心大廈,是一座集辦公、酒店、會展、商業、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垂直城市。以往,這樣的巨無霸,“高能耗”是留給人的刻板印象。然而,上海中心卻獲得中美“雙認證”的世界最高綠色建筑,能耗比同類建筑減少20%。除了40多項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的采用,背后還有一項不為外界所知的能源模式創新:新建工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為什么支持新建工程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用全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后,上海中心究竟一年可以省多少電?減排效果幾何?同時,作為新生事物,新建工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仍存在不少瓶頸,如何破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各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簽訂節能合同,為用能單位提供設計、改造、運行等全程服務,并與用能單位按比例分享節能效益,可有效規避用能單位自行節能技改必須承擔的技術、人才、投資等風險。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原清海表示,上海中心整體亮化工程和天然氣分布式供能兩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是我國節能企業在大型新建工程中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大膽嘗試,突破了我國自90年代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僅僅用于節能改造工程的發展瓶頸,是節能工作由“末端治理”走向“源頭預防”的創新,是政策上由“獎懶不獎勤”向“獎勤罰懶”的轉變。一方面為節能服務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機,拓展了合同能源管理的領域;另一方面也為新建工程項目實現高效節能提供了可能,讓更多建筑一“出生”就成為節能“寶寶”。

  面對上海中心這一超級工程,上海飛樂、中船重工等公司勇敢邁出第一步,成為全國在新建項目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試水者”。

  4萬多盞帶數字化可尋址調光接口數據燈具,超過500條照明回路,受控的照明配電箱1000多臺……為實現智能控制、智慧照明,上海飛樂工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還為上海中心配置了超過1500個各類傳感器和探測器,500余個智能控制面板,整個系統的控制設備多達5000個。而這些,在最初的上海中心照明設計方案中是不敢想象的。

  上海中心從方案設計到最后建成,時間周期長,特別是照明系統往往放在最后,等一切裝修基本完畢后才開始進行,這期間不少照明技術已經發生巨大變化。

  上海飛樂工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凌偉滬,清晰記得2012年時與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建平溝通的情景!吧鐣止け旧硎勤厔荩虾V行目稍诤芏鄬I化領域投入人力財力,但有些領域尤其是后勤保障,完全可托管給有技術背景的企業,提升整個效益。”凌偉滬說,雙方的合作正是基于智能照明提升能源效率的基礎上展開。

  對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的采用,原先就是一錘子買賣,或者說簡單的工程建設移交,通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則轉變成一個集設計、產品、施工、調試、運營、維護、優化等一條龍服務的過程。顧建平說,“與傳統的建筑相比,上海中心是一棟面向未來的建筑,因此環保、節能、綠色建筑是上海中心大廈追求的目標!庇捎诓捎煤贤茉垂芾,上海中心免去了起初的一次性巨額投資,另一方面未來的運營維護也不用自己“操心”,是一筆絕對劃算的“買賣”。

  經過重新設計優化后,主要從產品節能、控制節能和管理節能三個方面要效益。比如,產品節能上,用更高效的LED照明產品替代原來普通的熒光燈及鹵鎢燈,節能率達50%。除了對產品一對一的替換,更多的節能空間在管理上。拿開關燈來講,運用智能傳感實現智能管理,相比傳統人工操作優勢明顯。凌偉滬舉例說,上海中心整個66層辦公區光照極好,如果僅靠陽光照明手段,能夠達到正常光亮水平,燈就不需要開。只有到了傍晚或晚上,外界光照達不到照明標準時,導致桌面亮度不夠,燈具自動感應桌面亮度后,會慢慢補償一些系數,逐步點亮,最終達到100%的亮度。

  據統計,與原有方案相比,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后,上海中心辦公區的綜合節能率達到69.59%,停車庫達到67.74%,工程總計節電958.3萬度/年、節約運行費用1259.2萬元/年,節能量折合標煤約2875噸。

  據透露,上海飛樂在照明系統上一次性投資約9456萬元,運營期為20年,在這20年中,上海中心照明系統運營維護均由上海飛樂負責。樂觀預計,這次投資的回收期要超過10年。
  

地下20米有座“動力之源”

  除了照明,這座超級工程,用電量最大的就屬供熱和制冷了。在上海中心地下20米,一座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成為其重要的“動力之源”,大大節省了以往單純用電產生的高額費用。而這個“動力系統”采用的也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所謂天然氣分布式功能是指將小型高效的發電系統布置在用戶附近,利用天然氣為燃料發電,同時回收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以供熱或制冷,實現天然氣的“三聯供”,綜合能效80%以上。

  上海中心啟動時,為取得綠色認證,特別是高標準的國際認證,必須要采用天然氣分布系統。當時委托同濟大學做設計,但憑借在分布式能源站上的專業水準,中船重工又接受了同濟的委托,早在2011年就完成設計方案。但這樣一份方案,讓上海中心有點犯難,他們與很多專家溝通后都說實現不了,沒辦法招標,設計要求太高了。

  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公司總經理王凱提出,能不能做合同能源管理?“我們是做設計的,按我們的標準來做,算它的效率和收益,因為成本是公開的,我們掙得不是壟斷的錢,是效率的錢,通過自己的技術能力來實現!蓖鮿P說,他們把盈利能力、投入向上海中心公開,定一個原則,不讓業主方犯錯誤,保本微利。按照設計,當上海中心用電負荷達到80%以上時,前置的50%電力負荷由分布式供能系統提供,這部分用電成本遠遠低于電網成本。

  什么叫用電效率高?分布式供能系統在發電時,同時提供熱和冷!叭绻挥眠@種方式,用戶去電網買電,再用這些電發熱制冷,成本是累加的。而三聯供是并行關系,復合效率達到80%,可以把所有的能源吃干榨盡!睋䴗y算,與從電網購電提供冷熱電能源相比,天然氣“三聯供”每年節約標煤約1258萬噸。

  上海中心的標準非常高,在那么小的空間內,一般人不敢嘗試“三聯供”。上海中心會說,“你做完了誰來運行呢?”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責任沒辦法界定,因此雙方也是一步步逼著朝著合約方式推進!拔襾硗顿Y,然后把電、熱供給上海中心,比上海中心從電網上買的電按照空調效率轉化成的熱和冷都便宜,才能接受;對上海中心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幾乎不需要操心!

  王凱說,要想在上海中心項目上掙到錢很難。一開始,他講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上海中心并不接受,他們要的是最好的技術,要展現技術能力和綜合國力,所以這種方式不敢輕易使用!拔覀冎饕朐谏虾5貐^形成普遍的影響,起到一個示范作用!
   

新建項目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亟待推廣

  “十一五”以來,國家實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量評估制度,但一般的建設單位考慮項目投資能力,以及節能新技術、新產品進入節能設計目錄、設計標準的滯后性等多種因素,新建工程仍然使用非高效的設備和技術,存在較大節能空間。

  上海節能環保服務業協會會長屠利德表示,新建工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節能公司可以從工程設計階段介入,通過系統的節能設計,高能效設備和產品的采購使用,最大程度的實現系統節能,提升企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綜合管理水平,大幅降低能源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前實現節能量。由于多數建設項目設計、工程、運行管理三個環節存在脫鉤,沒有一家單位為業主的能源消耗負責,因此很多新建工程竣工之后就變成高能耗項目。按照現有政策規定,新建工程至少要運行3年后才能實施節能改造而后享受獎勵政策,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同時,有利于解決項目投資不足問題。項目從審批到開工一般需經過2年左右時間,期間新的節能技術會不斷涌現,設備能效標準會有更新。但使用新的高效用能設備、技術,將帶來項目投資增加,而一些大型企業一旦項目審批完成追加投資相當困難,從而影響新設備、新技術的采用。合同能源公司可以墊資實施項目,解決了由于采用新的節能技術、節能設備增加建設單位投資的問題。

  凌偉滬表示,其實合同能源管理是個“舶來品”,從國外引入時也按照國外模式,基本做改建或者改造。但在實際發展中,國內外還是存在較大差異。比如,整個節能減排服務的產業環境國內國外不同。歐美甚至是日本,整體建設步伐已經很慢,沒有太多新建建筑和工業、交通投資,但中國正處于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眾多新建的基礎設施遠遠要比國外多。

  據有關方面透露,上海全市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在3000億-4000億元之間,每年新增能耗200多萬噸標煤,絕大多數項目涉及用能工程,如果每年有50%的新建工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按平均提高節能能力15%計算,每年可減少用能30多萬噸標煤,減碳75萬噸。

  據了解,目前上海還有虹橋國際會展中心展廳照明項目、上海天馬微電子工廠能源站建設項目也采取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部分建設項目單位、節能服務企業也期盼上海正式出臺政策,支持新建項目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應用。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認為,上海率先在新建項目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將引起整個行業的重大變化!斑^去節能注重的是存量,對增量部分關注確實比較少,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中,今天的鍋爐上馬,明天就要改造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造成很大的浪費,新建工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將有效避免這一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